909万人的毕业季:减负稳岗扩就业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1-06-08 13:00:04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 |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张玉荣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大型线下招聘会缩减了,线上招聘会增多了,许多高校管控还比较严格,使得不少大学毕业生面临更多线上招聘的难题,也需适应另外一种应聘模式。疫情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心态,甚至放大了就业的压力和焦虑。与此同时,广就业、慢就业、往体制内发展的现象更为凸显。长远来看,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又到一年一度毕业季,每年高校毕业人数都在呈上升趋势,2021年又是怎样的一个状况呢?

  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95万;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20万;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34万;202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74万,大家还在感慨2020届毕业生突遇疫情是最难的一届时,近日教育部发布,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不得不让人感叹,这又将是“史上最难毕业季”!

  “我们常说就业是民生的头等大事。但事实上,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同样是发展问题。”李克强总理5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去年面对历史罕见的冲击,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正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实现1100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今年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对于我们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要始终坚持就业优先,继续把就业放在实现‘六稳’、‘六保’宏观政策的首要位置。”

  面对就业形势严峻复杂,为做好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20年9月1日以来,教育部组织开展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群体等40场“24365校园招聘服务”专场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342万个,促就业资源精准对接。

2.jpg

  2021年5月20日,江苏淮安,“百校千企万岗”大学生就业帮扶“送岗直通车”直播荐岗位暨“520特别的爱给离别的你”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淮阴工学院举行,现场280余家企业12000余个岗位吸引毕业生挑选洽谈。中新社发 赵启瑞 / 摄

  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5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中国农业大学考察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时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抢抓毕业生离校前的关键期,拓展就业渠道和岗位,推动校园招聘提质升级,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和观念引导,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确保就业大局稳定,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氛围。

  2021届高校毕业生有909万人,国家继续实施去年的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目前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高于前两年同期水平。孙春兰指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在落实好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增加岗位需求,举办区域性、行业性、联盟性招聘活动,促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精准匹配对接,帮助毕业生尽早落实就业岗位。要支持毕业生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地方、金融机构和企业落实税费减免、创业贷款、补贴等优惠政策,减轻初创企业生存压力。各级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要强化就业服务和指导,做好岗位推送、就业培训、重点群体帮扶等工作。要互认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体检结果,避免重复体检。广大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到基层、到中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依靠辛勤努力,创造精彩人生。

  “去年12月,我受邀参加北大法学院法商职业发展交流会,与同学们进行面谈交流,给他们做就业指导。今年我儿子也同样面临就业,观察下来,我感觉今年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怎么突破自己实现个人价值是一个新课题,需要多方努力。”中国农业大学信电学院国际教育首席专家顾问邢学勇对《小康》记者说,使更多学生脱离学习状态进入学习工作并重的状态,学校、家长都需要做一些工作,教育他们进行角色转化,做一些心理和技能上的培训辅导,从而更顺利走向社会。

  教育部已组织的“24365”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主要是聚焦区域发展战略、国家战略需要、民生急需领域,发挥央企国企稳就业示范带动作用,促进高校之间就业资源共享,精心做好困难帮扶等。对于国家发出的号召和促进政策,邢学勇认为这些措施能有效在新形势下推动大学生就业。“农村天地大有作为,乡村振兴如火如荼。大学生向偏远地区、革命老区进行智力支援,这样的勇气和担当值得鼓励,也是他们人生难得的经历。”邢学勇说,这样的就业方式要坚持鼓励、自愿、公平的原则,切实做好边远山区的支持并和地方做好衔接,包括福利待遇等。此外要做好岗前培训,让他们更好适应当地的生活、语言、风俗习惯等。

3.jpg

华中科技大学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择业观,到西部、到基层、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广就业、慢就业更为凸显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称为“统包统分”模式。大学生就业途径非常单一,学校和用人单位基本都是确定的,毕业生没有太多的选择。新形势下,国家的就业指导方针是: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在相互选择的过程中,就业途径由单一变多样。

  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随着就业市场竞争加剧及对人才要求提高,大学生群体正在调整发展路径,除了选择单位就业,越来越多人选择继续深造,或拥抱当下灵活就业、自由职业等多元的就业形态。年轻求职者在追求成长的同时,不愿被工作挤压自我生活空间,更青睐人性化的雇主与合理的工作制度。

  刘婷(化名)是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名大四毕业生,在毕业前她尝试过多种实习工作,除了因学院需求必须拿到实习证明,更多是为了能尽快了解就业市场也为自己求职加分。“新闻学专业一直是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我们就业面挺广,除了可以去传统媒体做采编、新媒体做运营,还可以去企事业单位做宣传策划等。”因为就业压力大,刘婷说她都会试试,看最终能否遇到合适的。

  同样,湖南师范大学毕业生王强(化名)学的是师范类专业,他说不像早期师兄师姐选择当老师的几率大,现在更为注重广撒网,扩大就业机会。“考研没能上岸,可能会试试老师,有试考公务员、事业编,跑各种招聘会,同时也在往有意向的企业投简历。”

  接受《小康》记者采访的多名大学生对于今年的就业情况表示焦虑,但同时也很积极为此做各种准备,且他们对于向体制类发展意向相对突出,虽然不完全出于自身兴趣。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李涛团队通过调研,也同样发现这样的现象。“民营企业是就业的主体,但是一个很明显的数据变化是疫情之后大学生就业意愿趋于保守,向体制内就业的意愿更为明显,这也和疫情之后国家在体制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体制外多个行业受到冲击有关系,但总体而言体制内就业的意愿比例在提高。” 李涛告诉《小康》记者。

  此外,慢就业也是一个突出现象。“以前大家就业一到了毕业的时候挺着急,现在可能因为家庭条件好了能够提供相应的物质支持,或者是个人的自我认知不一样了,如果没有找到理想工作就缓就业不肯先就业。”疫情以后,李涛团队还发现,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候更为看重薪酬待遇和工作地点,工作压力、个人兴趣排反而排后;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吸引力在下降,二线城市吸引力在上升,二线城市也成为疫情之后吸引人才的最大受益城市。除此之外,曾经愿意到乡镇的大学毕业生也开始倾向到二三线城市工作。

4.jpg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全国各大高校开源拓岗,促进大学生就业。图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校园公益招聘会

  疫情之下线上招聘增多、就业压力放大

  每年春夏,是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然而,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大型线下招聘会缩减了,线上招聘会增多了,许多高校管控还比较严格,使得不少大学生毕业生面临更多线上招聘的难题,也需适应另外一种应聘模式。

  去年,教育部联合支付宝等多家在线平台,邀请知名企业开放校招职位,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此外,在线招聘平台智联招聘、猎聘等也都加大了与各地企业合作招聘力度,陆续入驻支付宝小程序,平台上已有近1000家知名企业,覆盖600多个行业。

  “去年疫情大家都学着开始用网络招聘的方式,今年这种方式更为成熟、规模也更大。线上招聘的数量在增加,大学生需要掌握的应试技巧也相应需要增加。”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教育发展智库研究员刘保中对《小康》记者说,虽然说线上招聘规模比较大、信息量多、效率高,还可以实现跨地域应聘,但是也有一些弊端。比如因为大学生容易盲目海投,供需之间的匹配效率在降低;不能面对面沟通,从而会增加求职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因为网上信息庞杂,大学生在线上招聘除了需要准确搜集相关信息,还需要加强辨别信息的能力。“由于大学生经验比较少,他们很难通过网上的信息对企业或岗位形成准确的辨识,这就存在一个安全隐患。一些媒体也报道过有的大学生投了简历网上面试之后过去发现根本不是一家好企业,有的甚至还是传销,这就加大了安全隐患。”刘保中说。

  疫情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心态,甚至放大了就业的压力和焦虑。刘保中说他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教育社会学研究室通过调研的相关数据显示出来,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在增加但是就业预期并没有下降,对于年薪的追求、就业单位的类型、找到好工作的预期都没有下降。

5.jpg

疫情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心态,甚至放大了就业的压力和焦虑。

  突出市场就业、注重人才流向

  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各地不遗余力。

  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强调,各地教育部门各高校要落实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要求,实施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要多种方式开源拓岗,力促多元供给,拓展就业新空间,支持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就业创业,动员鼓励毕业生投身基层、参军入伍,扩大科研助理岗位招募和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规模。要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加强就业队伍建设,严格规范就业统计,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努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湖北是教育大省,高校林立,大学毕业生众多,全省有129所高校。近年来,湖北省结合实际不断丰富完善就业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以期能够帮助更多高校毕业生解决就业创业难题。

  《小康》记者获悉,湖北省人社厅发布了一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政策地图,对毕业生们非常关注的如何申请就业补贴、如何参加就业实习、如何在就业创业地落户、如何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等各类就业创业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该省还计划确定全省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每年到高校集中地区举办“我选湖北”推介活动,鼓励各类市场主体、高等院校建立全要素、开放式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人才创新创业超市、创业学院等服务平台,加大政策引导、资金奖补、项目扶持、税费减免力度,增强湖北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对参加实习实训大学生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500元的补贴,并为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全省各地的实习实训补贴金额基本上都在800元/月以上。部分地区最高达到2000元/月。

  华中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接受《小康》记者采访谈到,该校整合校内、校友和企业三类资源,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强优质资源共享。对内依托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大力推进科研助理工作,吸纳毕业生参与科研相关工作。依托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引导广大毕业生面向科技前沿领域高质量就业,瞄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科学领域,发挥该校“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国家重大战略科学计划中的引领性。

  广东省,是教育大省也是就业大省,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64.2万,加上往年未就业和外省来粤就业毕业生,就业市场求职规模预计超85万,压力依然很大。为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广东省人社厅、教育厅等相关部门组织编制《广东省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组织跨区域协同招聘活动,增加招聘活动频度密度;推广运用“直播带岗”“隔空送岗”等创新模式,促进毕业生与市场就业岗位精准对接;将高校毕业生作为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资助、社保补贴、基层就业补贴等优惠政策的重点扶持对象;激励高校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到小微企业等市场化方式实现就业。

  “受疫情影响,大湾区产业+互联网加速融合,数字化转型人才需求旺盛。比如,互联网医疗、医疗电商进入增长加速拐点。高端人才和跨学科高层次人才需求旺盛。作为人才研究和服务组织,我们感觉普通本科和高职教育就业需求有分化现象。高职教育类毕业生需求量旺盛,某些普通二本院校反映就业形势较严峻。”广东省人才研究会书记兼秘书长、广东省人才研究所副所长苏晓对《小康》记者说。

  相比以往,广东省更加注重人才流向的引导。重点是引导高校毕业生更多到基层、到粤东西北地区就业;继续加大“三支一扶”“山区计划”等各类基层服务计划组织力度,在“双百工程”人员招募过程中给予适当倾斜,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和成长;提高粤东西北地区事业单位招聘比例,落实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组织“东西北地区企业”与“珠三角地区高校”开展校企人才对接,促进高校毕业生到粤东西北地区就业和发展。充分挖掘民营企业、自主创业、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层服务项目、升学招生、参军入伍、科研助理、灵活就业等10余种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渠道。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项目、升学入伍等政策性岗位预计超过24万个,总量比去年增加近3万个;参军入伍、科研助理的招录规模也有所提高。

  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未来,大学生就业新空间在哪里?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参考国家整体布局,梳理了当前的六大就业新空间。从政策新空间看,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支持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空间。

  例如,线上服务、个体经济、共享经济等;从产业新空间看,由于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水平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产业快速发展,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据测算,整个大数据产业需要2000万人,而毕业生供给远远不够;从企业新空间看,不同企业情况不一样。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一部分企业面临去库存、去产能,吸纳就业人数不多,但是也有相当多的领域人才需求非常迫切;从技能新空间看,目前很多技能领域人才非常缺乏。比如,物联网安装调试员、无人机驾驶员、电子竞技员等新技能人才紧缺,仅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现在就有500万人缺口。此外,家政等传统服务业领域也面临人才缺口;从区域新空间看,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活跃区域的人力资源供给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近几年,为了吸引更多人才就业,深圳在全世界征集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从创业新空间看,目前国家有相关政策鼓励,年轻人干事创业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十分有利。

  然而,目前现状是大学生找工作,往往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合适的;企业想招人却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也是专家口中所说的供需结构性矛盾。

  “这种矛盾多年来一直存在。就业市场其实需要很多人才,比如高级技工,很多企业招不到人,因为目前还提供不出相关人才。另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一直没有转变过来,他们多追求体制内工作虽然竞争激烈,不愿意去基层就业。”刘保中说,要解决这种矛盾,从长远来看需要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并非在短期内通过政府临时出台一些政策,招聘方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大学生及时调整心态,信息更及时服务更细化,就能将矛盾解决。

  而这背后涉及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刘保中认为专业设置需要考虑怎么和市场需求之间建立成熟的协调机制,让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适合市场的需求,劳动力市场建设也需要更加完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供需不匹配的一个好方式。各省市也出台了一些措施、细化方案来解决目前的问题,缓解就业压力。

  “研究生扩招、学历贬值也会出现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由于城镇化的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一些毕业生已经改变了先择业后就业的心态,导致一些大学毕业生向非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动,比如很多高学历的外卖小哥、网红等。”李涛坦言,这样一种就业趋势,导致生存教育上移、就业极化的现象,对家庭的教育投入也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对那些农村贫困家庭的长线教育投入产生不利影响,对社会的结构、社会的感念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邢学勇也谈到很多人不愿就业、不愿从事相关行业而造成供需矛盾,而这并不是说没有劳动力。“现在国家很多地方比如江浙地区,缺少大批的具有丰富经验的技能型人才,但是有很多年轻人不想做,觉得这是低级工人。这是观念问题需要改善,包括评职称、社会舆论导向等,要使得工人并不比其他工种如大学生教授层次低。”邢学勇还建议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大学生量体裁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身爱好适宜岗位,看淡一些物质方面的东西,追求更高精神层面的东西,这对于人生来说会更有意义。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6月中旬刊

作者:张玉荣
责任编辑:康小君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