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与村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1-07-01 15:37:39

  导读:广东江门是著名侨乡,开平现存1833座中西合璧碉楼。2001年6月25日,开平碉楼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世界上有着很高声誉。

图片1.png

开平碉楼与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张玉荣

  穿过竹林、绕过水塘,《小康》记者来到开平碉楼所在地自力村。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2001年6月,开平碉楼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07年6月,“开平碉楼与村落”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样一项纪录,标志着广东省实现了世界遗产零的突破,为中国增添了一份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全世界拥有了一份中西合璧的文化遗产。

  中西合璧,国际移民文化的一个遗产

  开平碉楼与村落表现为中国乡村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建筑、规划、土地利用和景观设计等方面的一种完美结合和独特范例。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伊斯兰等多种风格,有着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明朝时,开平因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为三不管地带,土匪猖獗,社会治安混乱,洪灾多发,一些村落出现了防匪防洪的多层塔楼式建筑—碉楼。到近代,碉楼更成为开平村落的标志性建筑,具有了防匪、防洪、居住、办学等多功能,尤以防卫和居住功能最为重要。

  开平碉楼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华人血泪史,更是一部华人华侨与不公平生存环境的抗战史。

  19世纪中叶,开平青壮年大量移民北美洲和大洋洲当劳工。但自19世纪后期,相关国家的自由移民政策改变为对华工的歧视性限制,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排华政策迫使众多开平华侨纷纷回乡,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侨房建设的高峰期。为了防御当时的土匪,开平的华侨和乡亲将碉楼建成了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特殊建筑。

  “华侨华人不仅是国际移民,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开平碉楼与村落’体现了华侨文化的特点,也是国际移民文化的一个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首席专家、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说。

  开平的华侨旅居欧美各国,因此这里的碉楼都带着浓郁的欧美风情,现存1833座碉楼既有中国传统的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国外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还有中西结合的庭院式、别墅式等。

  有“开平碉楼第一楼”之称的瑞石楼,是开平建筑艺术价值较高的碉楼之一,整体造型带着浓厚的西方建筑风格,包括古罗马的券拱、爱奥立克风格的柱廊,巴洛克风格的山花等,其中又融入了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瑞石楼”三字刚劲隽秀,很多楼层还雕刻着“富贵吉祥”、“世界大同”等新文化时期传统语汇。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对《小康》记者说:“在侨乡江门开平,祖屋(碉楼)是海外华侨的‘根’,保护修缮碉楼有利于凝聚侨心民心,加强与华侨联系家乡情谊。碉楼申遗成功,带动江门开平旅游业快速发展,对于解决当地村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和促进当地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修旧如故,延续乡愁保护历史文脉

  对于这样一个“国宝”级别的建筑群,修缮工作自然慎之又慎。

  “对于世界遗产开平碉楼的修缮,各方都非常慎重,既要遵守文物保护修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又牵涉到华侨私人物业问题,深受社会各界关注。修得太新有人说修坏了,修得太旧以为没修,同时在修缮中要注意碉楼与村落的和谐,留住乡土气息,这些都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参与修缮的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理事欧阳仑告诉《小康》记者。

  放眼所见,碉楼群整体非常和谐,几乎看不太出新旧修复的差距。不过一座倾斜的碉楼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居安楼,建于1922年,是旅居斐济的华侨方文旋回乡建筑的居楼。当地自力村的居民们都搬迁到了碉楼群附近的仿古建筑中,有的开起了餐馆民宿,有的摆卖起民俗特产。居安楼屋主的后代陈水莲就经营一间方太碉楼餐馆。

  “以前这里保护不太好,歪了,地基都沉下去了,屋里面都是老鼠蝙蝠燕子筑的窝,已经很久没人住了。”陈水莲指着居安楼说,并带着《小康》记者楼上楼下转了一圈,楼内基本保持着中西合璧的建筑样貌。她说楼房是她老公的先辈所建,后代们都搬迁出来了,政府在近年来组织了具有二十多年文物古建筑修缮资历、实干专业的施工团队进行修筑,压实了地基,修补了裂缝。

  《小康》记者发现这栋楼基本保持着倾斜面貌,为何不把它扶正?欧阳仑解释说,当时也有商讨是扶正还是维持倾斜,但最终还是选择保持特定历史时期的样貌,类似于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保留那种历史的美感。

  秉承“民生为先、修旧如故、活化利用、留住乡愁”的理念,欧阳仑介绍说他的团队注重修缮保护历史建筑,延续城市文脉,尽可能地恢复、还原历史建筑原貌。“开平碉楼的结构营造理念接近现代,建筑材料也有使用钢筋水泥。修缮过程中我们在保证文物安全前提下,采用修旧如故原则,尽可能保持文物的原真性,以非常接近的材质和工艺来保证原汁原味。同时也采用了创新的修缮方法,比如采用钢管静压反压桩抬梁施工技术,以提高基础抗荷载能力。”欧阳仑说。

  “我们国家文物修复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迅速,短时间内实现了与国际接轨,特别是在当下,政府非常重视古文物保护,重视延续乡愁保护历史文脉。”曹劲说。

  编辑/麦婉华

作者:张玉荣
责任编辑:田小介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