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村结对:第一书记蹚出畲乡“扶贫路”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0-09-25 11:23:17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潘晗艳 在罗墩村第一书记岳建的记忆里,曾经的罗墩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窄窄的道路两旁,不少都是老旧的灰寮、棚屋,人居环境较差。“村民大多务农,没有什么产业,收入普遍不高。”岳建说。

  罗墩村是龙泉市竹垟畲族乡4个主要民族村之一,全村共有212户798人,其中少数民族536人,占总人口的67%,移民人数262人,占总人口的33%,全村党员22人,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4.46万元。

1.jpg

  2018年,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开展的“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与罗墩村结成了扶贫对子。去年8月,经组织选派,丽职院老师岳建成为罗墩村驻村第一书记。

  “到了以后,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村两委会议,并深入农户家中开展调查研究。对村两委班子有什么意见?村集体林地、农地下一步怎么发展?乡里民族资金项目怎么用?农业产业结构怎么调整?这些都要听听大家的意见。”在调研走访下,岳建发现,“产业结构单一、增收渠道狭窄、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不足”是导致村集体经济薄弱的主要原因。

  怎么办?经过多次的商讨,岳建与村“两委”共同研究制订了《罗墩村发展思路》,确定了接下来的工作方向:一是要壮大村集体经济;二是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初级加工厂,建立农产品SC体系加工基地;三是推动农产品继续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探索高校直供基地对接机制,引导大型蔬菜采购商建立直供基地;四是加强旅游业发展,在畲族婚嫁表演的基础上,思考农旅融合;五是加快村庄空间建设,努力打造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和国家级特色民族村寨。

  既然做什么明确了,那么,谁来做?要怎么做?“更关键的还在于‘村两委’班子这群‘领头雁’能不能带头起飞,以及党员这‘关键少数’能不能及时跟上。”岳建的思路很清晰,就是从党建抓起,“特别是今年恰逢基层组织‘一肩挑’改革元年,在人员遴选中,我们格外慎重,要把每一个遴选人员放在罗墩村发展的大局和长远来思考,真正把既有潜力、又想为罗墩村做事的人排摸出来。”岳建说。

2.jpg

  一系列工作开展下,如今,罗墩村已成为了龙泉为数不多的几个主道路铺设柏油路的村子,经过外立面提升和弱电改造等工程,畲寨罗墩已初显成效,村庄环境全面提升,为下一步发展旅游业打好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1.5公里农田机耕路、8000米的竹林机耕路的顺利完工,更为当地农田机械化、规模化的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基础上,岳建正依托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更多校村结对的帮扶新路子,“比如在产业消费帮扶上,学院通过高校后勤平台已采购30.5万元的香菇、木耳、大米、土豆等农副产品,下一步还将在罗墩建立农产品直供基地,在学校建立农产品扶贫帮扶馆,把农产品带入高校,助力农户增收。”岳建说,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党支部结对帮扶困难户销售农产品;通过资源引进,落成浙江大花园建设研究院花园乡村实践基地、丽职培训深度现场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平台搭建,助力文化走出畲乡;通过智力支持,引导村民参加相关培训。

3.jpg

  “第一书记要真扶贫,扑下身子在这里干。”如今,以岳建为代表的一批又一批第一书记,始终牢记习总书记重要嘱托,成为了丽水、龙泉建设乡村振兴“重要窗口”排头兵的坚实力量之一。

作者:潘晗艳
责任编辑:风华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