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格“守土有责” 社会治理“一呼百应”:“朔城街坊”是怎样炼成的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0-06-28 16:46:00

  “街坊事街坊议,大家事大家管”,作为山西省群防群治工作的试点区县,朔州区打造出“朔城街坊”这一亮眼名片,给当地百姓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1.jpg

朔城远眺 图片来源:朔城县人民政府

  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南扼雁门关隘,北距古城大同129公里,有一座小城——朔州市。这里生活节奏很慢,邻里之间守望相助是这座城市的街坊传统。

  “街坊事街坊议,大家事大家管”,作为山西省群防群治工作的试点区县,朔州市朔城区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街坊传统,积极探索,一方面组建街坊队伍,另一方面搭建街坊平台,打造出“朔城街坊”这一亮眼名片,给当地百姓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北有“朝阳群众”,南有“乌镇管家”,朔城区正努力走出一条塞上有“朔城街坊”的平安建设新路子。

  街坊邻里没有小事 线上线下综合治理

  “虽然我们的工作事无巨细,但是都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看来,街坊无小事。”朔城区马邑路社区的网格员如是说道。

  作为网格员,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琐碎小事。马邑路社区的网格员常常接到居民打来的热线电话,反映社区里的问题。小区设置门禁之后,物业要对居民收费,居民对此表示不理解,拨打了热线电话,请求调解。在网格员的介入下,物业对收费明细、收费标准等情况进行了一定的解释说明,居民对相关情况了解之后也做出了一定的让步。

  无独有偶,马邑路社区的网格员此前还接到过居民的举报电话。一位老人在居民区饲养鸽子,不少居民认为老人的行为影响了小区的卫生与环境,希望网格员劝说老人不再饲养。最初,双方谁都不让步,老人坚持认为自己的行为对其他居民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影响,而其他居民则认为老人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一定困扰,事情一度陷入僵持。网格员没有放弃,对这件事不断跟进,进行了多次调解,对双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此事调解成功,居民减少了对老人的敌意,增添了几分对老人的理解;老人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减少了对鸽子的饲养。

  “调解社区矛盾、排查安全隐患、入户走访……在别人看来这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但是只要居民需要我们,我们就会把这些小事放在心上。”网格员表示。

  马邑路社区的网格员并非孤例。朔城区是朔州市府所在地,下辖9个乡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99个行政村,43个社区,总人口51万。为了凝聚街坊力量,朔城区组建了街坊队伍,全区共划分网格602个,配备网格长、网格员1804名,将辖区党员、物业管理、志愿者等纳入网格。网格员“守土有责”,将居民反映的问题、存在的困难、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以及社区发生的大小事情及时反馈到社区,以便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此外,朔城区还建立了1支48人的专业巡警队,1支101人的专职巡防队,组建了由村(社区)治保会、调委会人员,平安志愿者,综治信息员,党团员,民兵以及离退休人员等组成的义务巡逻队,乡镇(街道)层面共15支250人,村(社区)层面共342支3409人。目前,全区共组建“朔城街坊”队伍360支4413人,在协同维护治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希望尽快在5月1日前开通朔城区、平鲁区到山阴站的高铁巴士。”“同顺小区往北那个路口,有卖早饭的,每天早上6:30就放开喇叭了,吵得附近居民有苦说不出,希望有关部门管一管,谢谢。”“可以开通朔州西站到神木北站的4629/30次列车沿线站点网上售票服务吗?方便市民出行购票。”从2017年开始,“朔城街坊”微信公众号陆续出现了市民的留言。

  朔城区综治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更好地发挥“朔城街坊”的作用,增进街坊之间的感情,办好街坊事情,搭建街坊平台,他们开通了“朔城街坊”微信公众号,在乡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设立了街坊工作站(街坊活动室),开启了线上线下综治服务新模式。

  “朔城街坊”微信公众号设置了民情上报、建言献策、街坊巷议、街坊热点、街坊情谊、街坊留言等板块,吸引越来越多的居民关注平台。居民可以通过平台在街坊留言板块进行留言,反映民情民意;在街头巷议板块发帖互动,增进街坊感情。“区综治部门可以借助这一平台了解民众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进行答疑解惑,开展相关宣传工作。通过微信平台,区综治中心受理了众多社情民意、公共服务类事项。”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除此之外,区综治中心还专门组织各乡镇(街道),在各社区、村综治中心设立了朔城街坊活动室,通过丰富的街坊活动,增进街坊情谊。“受疫情的影响,近期暂时不举办相关活动,往年在一些节日里,我们都会邀请一些居民来参加活动。”北关路社区负责人说道。

一站多效一警三员 一网覆盖一呼百应

  2019年,在原有的建设街坊队伍、打造街坊平台的基础上,朔城区深化“街坊事街坊议,大家事大家管”的内涵,探索形成以党建为统领,“一站多效、一警三员、一网覆盖、一呼百应”的朔城街坊“1+4”警务新模式。

  “治安和治理协同,警务与服务相融”是朔城街坊“1+4”警务模式的简要概括。“1+4”警务模式首先突出的是党建引领,坚持以党建带队建,通过“建一个堡垒、树一面旗帜、强一支警队”提升基层公安党建工作水平,倾力打造敢担当、勇创新、善作为、好口碑的新时代基层警队。同时,发展四个“一”:将矛盾调解、户政服务、治安巡防等内容融入警务工作站(室),实现“一站多效”;充分调动可用资源,形成“社区民警+治安协管员+矛盾调解员+全科网格员”的“一警三员”模式;借助视频监控优势,充分应用科技化、智能化、智慧化手段,依托“一网覆盖”构建立体化防控体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构建派出所与辖区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广大网格员和志愿者“警政联勤、警社联治、警民联动”新格局,实现社会治理“一呼百应”。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朔城区充分发挥“朔城街坊”治理优势,以“1+4”模式为牵引,实行“三警一员”,即社区片警、道路巡警、路卡交警和网格员联合作战,与各乡镇(街道)干部及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等部门工作人员全范围协调配合,广泛发动群防群治,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守好这道防线至关重要。马邑路社区地处市区繁华区域,辖区居民小区众多,商铺林立,过往车辆多,人流量大,防控任务繁重。面对此状况,马邑路社区主任闫晓菲经过精心研究,划细网格,布置站点,设立卡口,安排人员在10个疫情防控点严格值守,明确防控责任。疫情期间,一位社区居民从武汉返乡,一家人都处于隔离状态,不能出门,闫晓菲自掏腰包为其购置了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并亲自送到家中。她还每天通过微信、短信与其联系,定期询问及记录他们一家人的体温,及时为他们购置生活所需。在解除隔离之后,居民一家人为闫晓菲送来一面锦旗及一封感谢信。

  “防控措施为社区群众筑起了第一道防线,还要解决群众存在的焦虑和恐惧心理,要统筹推进联防联控和宣传防疫。”面对疫情,闫晓菲组织社区党员干部、网格员及志愿者利用宣传栏、条幅、电子屏等载体,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群等方式,对疫情防控相关政策、新闻、知识进行宣传,引导居民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不串门、不聚集、不赶场,有效激发了社区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形成了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2017年至2019年,朔城区“朔城街坊”连续3年获得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不断探索走出一条适合本土的社会化治理道路。“‘朔城街坊’调动了基层工作,也提高了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当地居民这样说道。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 李晓风

作者:李晓风
责任编辑:康小君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