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龙川县手擎木偶戏:演绎神仙凡人悲喜故事 深受群众欢迎

2019-04-15 08:03:54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早在二十世纪初期,龙川县就有木偶戏剧种,当时黎咀虎口村有两个提线木偶戏班,尤为出名,班名叫“兆丰年”和“贺丰年”。在清末由黎咀虎口村老艺人骆七等人从福建泉州引入。

  一个戏班由10至20多人组成,有单线班和双线班之分,提线木偶戏一般分软、硬两种,有十多条线,多的达二、三十条线。木偶角色分为生、旦、丑、公、婆等行当。音乐有民间小调、客家山歌等曲调,形式多样。当时,骆七带领其子月生、民生等成立“贺丰年”木偶戏团,“贺丰年”木偶戏团排演的是老式传统戏,如《化子进城》等,他们活跃于省内兴宁、五华、和平,江西的定南、信丰、龙南、安远等地演出,所到之处深受广大观众的好评。

  解放后,1953年,土改后的广大翻身农民渴望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领导和组织下,将原“贺丰年”和“兆丰年”木偶班中部分提线木偶艺术组织起来,又从学校和社会上抽调部分文艺活动积极分子,于1953年8月成立了“龙川县文联线剧队”。

  线剧队成立后,根据县委指示,剧团紧密配合当时农村中心任务,以客家山歌剧的形式,选排了由陈卓夫同志编写的《生产不忘斗争》和现代歌剧《喜事》。木偶舞台也由传统的小舞台扩大了一倍多并配置了灯光布景,线剧队先后挖掘和整理了传统的木偶杂技表演节目“舞狮子”。通过全体新老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不断进行研究演练。逐渐适应了新的舞台环境和演出形式。在剧团成立后于当年的国庆节在黎咀圩的大广场上举行首次公演,当晚附近二、三十里的农民,扶老携幼点灯笼火把,翻山越岭前来观看,观众达几千人,随后剧队到各乡镇演出,均受到观众的追棒。剧队上下极受鼓舞。

  1954年,线剧队知难而进,克服了重重困难,除排演传统木偶戏外,还在广东粤剧名丑李云师傅的指导下,创演了粤剧木偶戏《苏小妹三难新郎》、《夜打登州》、《梁山伯与祝英台》、《孙悟空大闹天宫》、《白蛇传》等节目,到南海、佛山、江门、顺德、新会、三埠、肇庆、石岐、东莞、番禺、惠阳、台山等地演出。剧队所到之处,场场爆满,成了当地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不少省市广播站及电台纷纷转播演出实况或录音选段,当地报刊也热情洋溢地进行报道,热评如潮。并于1955年改名为“龙川县线剧团”。

  1955年,苏联、东德、捷克斯活伐克三国组成的木偶专家代表团一行七人访问广东,省文化局选派正在广州演出的龙川县线剧队到省委小礼堂为来访的外国专家们作专场演出,外国专家热情地赞扬了艺人的精湛的表演技巧。同年立秋,剧队前往广西作巡回演出。观众反应热烈,受到广西党政首长的称赞和赏识,即向我省文化局提出申请,要求“龙川县线剧团”全团人员留在广西省,让木偶艺术传入广西。经广东省文化局同意,1956年4月27日,龙川县线剧团正式属于广西省,并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木偶剧团”。龙川县木偶传入广西后,传统艺术得到了继承和创新,声名远播。时至今日,广西省木偶剧团人员已发展到一团二队共120多人,当时的龙川籍演员及其子女,在剧团仍占相当部分,先前以虎口老艺人为主的“龙川县线剧团”被广西省收编后,木偶戏在龙川一度沉寂。

  1972年,从广西回到家乡虎口村的骆锦标(骆民生的儿子)及民间艺术爱好者郑秋元、邱俊等发起排练木偶小节目,并于1973年10月成立“龙川黎咀木偶剧团”,到省内外各地演出,1979年因为黎咀区的建制变动,剧团随即解散,龙川再也听不到木偶戏的声音。

  2004年,为落实建设文化大省战略,秉承民间传统艺术,拯救行将湮灭的木偶艺术,以原木偶剧团成员为主的龙川县黎咀木偶团正式成立,当时有人员12人。

  直到2005年,骆锦标又组织一个木偶团进行表演,至今排有作品《马灯四围》、《民乐伴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节目。从木偶戏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提线木偶发展到技头木偶,既能演现代剧又能演古装剧,通过简单的道具,造就丰富的人物性格和腾挪跌宕剧情。演绎神仙凡人悲喜故事,观赏性强,深受群众欢迎。

  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团员年龄老化,原有道具器材已严重破烂损毁。一些木偶道具要重新制作,致使排练工作困难重重,每年只能在春节期间进行排练演出。如今曾经辉煌的龙川木偶戏面临濒危失传的状态。

  2007年,龙川手擎木偶戏被列为河源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