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西闫民歌:唱词简练 富有生活气息

2019-04-21 10:11:19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西闫民歌是由“十河酒曲”发展形成的。历史久远,流行较广,是一种诙谐风趣、通俗易懂、委婉动听、好学易唱、颇为群众喜爱的山歌小调。2009年6月,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传,在革命老区西闫镇十河村一带,很早就流行唱酒曲。据老艺人们回忆,一代一代口传,至少在五百年以前,就有此艺。酒曲起先是讨媳妇闹洞房时,在洞房里唱的一种小调,多为渲染男女情色的段子。随着时代的进步,歌词日渐健康,成为新媳妇所唱的小调。即闹洞房者让新媳妇喝酒,新媳妇不能喝酒,就得唱一支小曲。故而许多新娘在没结婚之前,就你传我,我传你,学了不少小曲,以备新婚之夜讨房时唱。由于这些小曲风趣好学,慢慢地也传到男人的酒场上。几个人喝酒时,不能喝酒或输了的,干脆唱支小曲来代替,此后人们便把这些小曲称为酒曲。由于酒曲曲调越唱越多,歌词越唱越精,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曲牌和唱词,与民谣一样,在民间广为流传起来。

  据20世纪末一些老人们回忆,40年代十河酒曲颇为兴盛。因西闫一带是翼城革命老区,解放初期,一些文艺人才便将酒曲进行加工发展,成为当地民歌小调。尤其是在1945年,老艺人李世龙组织唱民歌的高手,在大河山成立了河山剧团,他们上演的节目大多是用民歌小调来唱的,即唱一段民歌小调,中间打一阵有节奏的锣鼓家伙,俗称锣鼓板戏。随着剧团到处演出,民歌小调传遍了各地,不仅在西闫镇一带,乃至周边沁水县的张马、中村等地流行,而且很快传遍全县各地。新中国成立后,各地闹社火时,在扭秧歌、跑旱船、打花鼓、蛤蚌舞、花灯舞等表演中均有唱民歌之艺。当时人们聚众时,或在田间地头,都会唱段民歌小调,一些老太太纺棉花时也会不由自主地哼上几段。

  西闫民歌是群众的口头创作,唱词简练,富有生活气息,易懂、易记、易学、易唱。歌唱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干唱,即不用配乐。一种是每唱完一段,打个锣鼓过门。可一人独唱,可几个人小合唱,也可多人大合唱。

  西闫民歌为当地文艺人才创作发展而成,与当地民谣为姊妹篇,就地取材,灵活机动,文学性极强。其声歌委婉动听,乡土气息浓厚,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具有极强的观赏性。由于群众喜闻乐见,好学易唱,具有一定普及性。

  西闫民歌适用各种场合演唱,不论何时何地均可演唱,而且可随时配合当地中心工作,歌词能随时更换,能起到一定宣传鼓动作用,具有一定广泛性。因亦属民间口头文学一种,对研究当地语言、音乐形成过程可提供重要依据,有一定学术价值。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