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李廷国:为留下家乡记忆 跑遍村庄寻找故事

2019-03-18 18:30:22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楠 奚尊翰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为年轻人留下家乡的记忆

  八旬老人跑遍村庄寻找故事

  李廷国老人在整理收集的资料。

  “三社有棵古树,二社有口古井,现在新房的地,百年前是我们六社的。”

  “我得用笔写下来,给年轻人留下一些有关家乡的记忆。鲜活的故事只要流传着,拱桥村就不会被轻易遗忘。”

  在大渡口区跳磴镇拱桥村,有一位八旬老人,对村史了如指掌。

  他叫李廷国,从2013年至今的6年间,他写下3个跳磴镇乡土故事。其中《拱桥村的故事》已经被列入大渡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俚语言子儿“活字典”

  “跳磴有座桥,对面看不到”是何意?拱桥村的石拱桥在没有垫高河床之前,最高处距河床约有4米,桥拱弧度大,桥这头无法看到桥那头的人。

  “一块豌豆田,喊人不得应”作何解?豌豆田就在拱桥村大队办公室外,田呈L形,刚好把山的一角包裹在内,很难传出声音,所以常常喊不应人。

  李廷国熟悉家乡拱桥村的一草一木,一树一屋,“我上半辈子在山上割牛草,看得多;下半辈子在镇上补鞋子,听得多。”因此,对这种带有乡野意趣的民间俚语自然也知之甚多。

  李廷国是地地道道的拱桥村人,健谈,脸上常挂着笑,和人交谈起来逻辑明晰,对答流畅。除了俚语,他记录的地方言子儿也不少。“喝单碗”的意思是“喝酒”,“吃饭”叫“冒二头”,“四角楼”其实就是“四合院”。

  作品列入区非遗名录

  今年81岁的他在2013年写出了第一个作品——《拱桥村的故事》。“拱桥村人杰地灵,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就有人在此居住。”一句话,二十四个字,为了尽可能准确,李廷国将真实性的考证落实在了脚上:他跑遍村里的每一处坟茔:看墓碑,看墓碑上有没有字,看字里提没提时间。

  “看见哪里有老坟新墓,我就跑到那户人家去问家谱,问他们先人的故事。”李廷国称大部分村民都理解。“当然,也有人觉得晦气,”老人咧开嘴笑得乐观,“他们也不会骂我,毕竟我的年龄比他们大两三辈呢。”

  苦功夫没白下。2015年《拱桥村的故事》被录入大渡口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廷国也成为了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小学文化农闲写作

  一支笔,一张纸,一副眼镜,又陪着李廷国度过一个农闲时分的下雨天。李廷国现在仍耕种着一块自留地,妻子文绍美负责担挑,李廷国膝盖患有风湿,只能做些如挖菜类的轻巧的活儿,平日里农闲时间并不算多。

  问他《拱桥村的故事》写了多久。“三天。”记者还没来得及惊讶,李廷国就解释说,“我一天只能写几十、百把个字,最多一次写了300个字,每天多则3个小时,少则1个小时,这么零零碎碎凑起来,可能差不多就72小时。3天时间基本上就是3个月的功夫。”

  写作对于李廷国来说并非易事,小学文化的他只在五六岁时上过私塾,手上的一本辞典是他目前唯一的工具书,“主要用来查不会写的字和词,如果有太口语化的词语,我也会翻词典把它变得书面化一些。”李廷国说,他一般只在字词上犯难,写作的内容倒是基本没有怎么担心过,“我只把我想说的故事,用笔写出来即可。”

  给年轻人留下家乡的记忆

  在村头6社的办公室外,有一个能让李廷国讲故事的舞台。上了年纪的老爷子们在靠墙的木制长椅上坐了一排,交谈着家长里短的八卦。李廷国常常来到这里寻找乡土故事的素材。

  遗憾的是,李廷国的故事,年轻人不爱听。

  拱桥村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便,留在村子里的年轻人屈指可数。常年在外的年轻人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有些陌生,从城市归来访亲的他们只能听懂部分乡音,嘟囔着家乡的娱乐方式还是和以前一样贫乏,小住几天后,又匆匆作别。

  李廷国的儿子在城区的一家大型宾馆上班,平均1-2月回来一次。

  “你会在儿子回来的时候给他讲讲以前的村庄旧事吗?”

  “不会,有些事他没经历过,不爱听。我只想在他回来的时候,多问问他的近况。”

  “孙子呢?”

  “不会,他们俩才读幼儿园,太小了。他们不明白那座连水都不能耍的桥,有什么可玩的。”

  但李廷国坚信,鲜活的故事只要流传着,拱桥村就不会被轻易遗忘。“如果乡村的故事始终要消逝,我只盼用我的笔把乡村故事记得更久一点,给年轻人留下一些有关家乡的记忆。”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