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晓波:零基础接手工作 创下近20年零投诉纪录

2021-06-16 14:02:58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李维和 傅宏波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杭州日报讯 没有破过什么高关注度的大案要案,不曾走遍辖区的犄角旮旯,常年做着户籍管理的案头工作,这样的民警常会被人冠上“坐办公室”的名头。然而,方晓波却把“坐办公室”这件事“坐”出了一定的境界。

  从警近30年,如今已是钱塘区公安分局资深户籍管理民警,方晓波从零基础开始接手户籍工作,在过去近20年中,经手了下沙区块绝大多数人的户籍申请审核工作。常年面对这么大的工作量,她还能保持一个令同事们佩服的纪录——零投诉。

  她是怎么办到的?这个“办公室的故事”变得有意思起来了。

  管理户籍就不能破案?谁说的

  户籍工作是什么?在不少普通群众看来,户籍工作就是每天跟户口簿、身份证打交道,算是比较轻松的工作。可在略懂行的人看来,户籍工作不仅跟轻松不搭边,而且相当枯燥乏味、细碎繁琐。

  不过,以上的看法都不是方晓波眼中的标准答案。在她眼中,户籍工作收到的是一份份材料,面对的却是材料背后形形色色的人,这种特殊的相遇会引出一些令人心酸的故事,也可能带来分享的喜悦,甚至,还可以打击违法犯罪。

  去年5月,钱塘公安分局接获线索,辖区一陕西籍的王姓男子涉嫌伪造身份,其真实身份是河南籍的丁某。派出所调查发现,丁某从高中开始就冒用“王某”身份参加高考,直至娶妻生子、来杭创业。

  方晓波接手办案后,查清了“王某”确为重复户口,可当她不断尝试联系丁某,对方始终抗拒调查。丁某试图以“冷处理”蒙混过关的做法,在方晓波面前毫无作用。方晓波与同事一起赶往上海,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找到了丁某的落脚点,获取了详尽的调查笔录。这下,真相水落石出。

  原来,丁某当年伪造“王某”身份,就是为了获取陕西的“空降户口”,从而以较低的高考分数被较好的高等院校录取。丁某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公正,最终,他“王某”的假身份被“扒下”,他本人也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今年年初的另一起案子,更让年轻民警对方晓波心生佩服。派出所在办理一件职称落户时有些吃不准,就请方晓波去掌掌眼。方晓波拿起资料一看,觉得资料上的办事人签名似曾相识。经过几天的资料查阅后,她确认这些签名与3年前一份被窗口拦截的资料上的签名一模一样。于是,分局跟进调查,全省首起虚假落户案件因此告破。

  “救命稻草”的电话总是那么难打

  凭3年前的模糊印象找到关键证据,方晓波说,除了自己记性比较好外,主要还是靠将资料妥善存档的工作习惯。和基层派出所户籍民警不同,方晓波的工作是对户籍资料进行审核,以及检查督促基层派出所做好资料管理和存档。“资料存好了,我们才有底气去把很多东西记在脑子里,关键时刻才能起到作用。”她说,“说句心里话,我们现在尽可能把资料理好,也是为了不给以后的户籍民警添麻烦。”

  超强的业务能力,使得方晓波被杭州市公安局聘为首批“户籍咨询岗”成员。不少分局的同事都说,方姐手头的资料全,对政策又吃得透,是大家的“救命稻草”,唯一麻烦的是,这根“救命稻草”实在太难“抓住”了。

  同事遇到问题喜欢打电话向方晓波请教,久而久之,这路“热线电话”就出了名,不仅派出所的民警,辖区机关单位、企业、学校的工作人员也开始慕名来电咨询。前些年,杭州公安户籍业务开放全城通办,辖区的户籍业务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却长期维持在高位,基层户籍民警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有时候要找方姐得连续拨号,要是隔几分钟再打,可能就错过了,只能接着等。”一位民警说。

  最忙的时候,方晓波一天要接近100通咨询电话,高强度的工作,让她落下了职业病。除了很多民警都有的胃病,前些年,她还一度患上了严重的腰肌劳损,完全起不了身,最后只能拨打120求助。那段时间,她的情绪也跌入低谷,“我都忘了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了。”她说,作为户籍民警,工作压力一年比一年大,还背负着同事们的期许,“这个岗位肩上的担子,真的很重。”

  行百里者半九十

  “修炼”还将继续

  方晓波偶尔会想起自己初到下沙的日子。

  当年,她是一名已有10年警龄的淳安民警,从刑侦大队到巡特警大队,从基层派出所到县公安局办公室,直到接到工作调动的命令,从千岛湖畔一下来到了钱塘江边。坐在前往下沙的班车上,她看着窗外的“新城”,心里浮现的是“从零开始”。全新的户籍管理工作,大批即将投入使用的学校、工厂,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面对当时辖区大量涌入的流动人口和薄弱的户籍基础,方晓波靠着摸索积累工作经验。这么多年来,一个个痛点、难点,她带着同事们扛了下来,最终将下沙区块打造成为杭州公安户籍业务的一个样板。

  刚接手户籍工作那会儿,下沙区块的流动人口约2万人,而如今,这一数字已增长了整整20倍。20年间,下沙区块从经开区调整为钱塘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变化天翻地覆,方晓波也没想到,自己竟已坚持了这么长的时间。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这条路,她还要坚定地走下去。

  方晓波一直把岗位当成人生的“修炼场”,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同时,她总会要求自己多反思,下一次做得更好。“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只是在做一个兜底的工作。”她说,“守住户籍制度的严肃性和真实性,是为了帮助以后的年轻人做得更好。”(通讯员 傅宏波 记者 李维和)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