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十万多公里!她为河北大山里的孩子筹建20多所图书室

2021-08-02 12:57:26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韩梅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北京日报讯 “为什么用‘然尔’这两个字作为公益阅读的名字呢?”

  “我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孩子的内在动力。然,同燃,点燃的意思,尔,是你是我,是每一个生命。”

  七月流火,在北京一家普通的居民楼里,她如是回答记者的提问。那双明亮而安静的眼睛,温润如水。

  她,就是为河北省阜平县的孩子筹建20多所图书室,用阅读点亮乡村儿童美好童年的北京市民段英。

  为山里娃创造“阅读复利”

  今年51岁的段英,说话声音抑扬顿挫、清脆悦耳。她从小有个梦想——做一名小学教师,像父亲一样,每天给孩子们讲故事。1992年,段英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后因工作调动,段英去了一家企业任职。没当上教师,曾是她最大的遗憾。

  虽然没能从事教育职业,段英却一直关注着教育事业。工作以后,段英开始以爱心人士的身份捐资助学。

  2015年5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段英第一次来到阜平县职业教育中心,破烂的桌椅和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刺痛了段英。她发现读高中的孩子们几乎没人看过《绿野仙踪》《乌丢丢的奇遇》这些书,而这些书在北京连小学生都耳熟能详。“这差距就好比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学就有了一笔‘阅读储蓄’,而山村里的孩子到高中还‘身无分文’,阅读的复利便更不会有。”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阜平县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所在地,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过巨大牺牲,而到现在这里的孩子们还没有适合的书读。我的心放不下了,回到北京,就拿出积蓄,为孩子们买书建图书室,取名‘童书太行’”。她回忆道,后来她干脆辞掉工作,组织成立了北京然尔阅读公益发展中心。

  “我庆幸在45岁时还有去实现自己梦想的勇气。如今,我站在乡村儿童阅读推广的教育工作者队伍中,每当看到孩子们认真阅读的样子,我心里就有说不出的幸福。”她说。

  15所小学联合启动“书香校园”

  然而,万事开头难。段英人生地不熟,只身一人翻山越岭到太行山“创业”,的确困难重重。人们对“我是来作儿童阅读的”段英有观望、有怀疑、有冷漠,但是她咬牙坚持着,这种局面直到半年后才得到扭转。

  “那是我在阜平建的第6个学校图书室——阜平镇总校图书室建成时,时任校长张秀林说,段老师,这半年冷落你很对不住,原来你真的是来和我们一起做事的。”

  弥足珍贵的信任,让段英有了坚持的动力。她经常向当地学校的校长请教,到学生家里访问。在交流中,段英了解到还有很多乡村小学需要阅读教育。2015年12月,阜平镇15所小学联合启动了“书香校园”建设,制定了详细的阅读计划,成立了然尔阅读校园联盟。

  让联盟真正拧成一股绳的还是那场发生在“腊八节”的车祸。那天,段英从北京驱车去阜平回访一家图书室,途经易水大桥时,因桥面结冰,车在高速上失控了,险些送了命。右腰受了伤,腿抬不起来,车已经撞废了。她在附近医院做完检查后,找个车当晚到了阜平,第二天拖着伤腿完成了回访工作。联盟会上,校长们纷纷表示,段老师为了阜平的孩子命差点没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做。就这样,首支推动阜平儿童阅读的联盟力量真正建立起来了,并成为段英推广儿童阅读的核心力量。

  坚持之处见光芒

  阜平有句乡语:“枣花虽小结实成”。

  在京阜之间奔走的六年,段英坚持走了十万多公里的路程。2015至2017,是段英女儿读高中的3年,是“童书太行”最初的3年,也是段英往来京阜最频繁的三年。山里的孩子需要阅读积累,更需要耐心鼓励。“推动,推是关键。持续地推,坚持地推,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生活学习的日常习惯,就是我坚持的目标。”她说。

  阜平的一位小学校长说:“其实我工作特别多,加了阅读这件事很累,不想干了,可是我刚不想干,段姐就来推了我一把,一来二去的几年过去了,如今阅读已经成为学校工作的一部分,也成了孩子们的生活日常。”

  一位家长说,他女儿3岁时接触了“然尔阅读”的绘本,现在上小学二年级,已经看了几百本书,能出口成章。

  有一年放暑假前,段英给龙门小学的孩子讲了一个故事,叫《夏洛的网》。开学后,段英发现大部分孩子在假期里看了这本书,他们争前恐后地和她分享读后感。其中一个孩子挤到跟前,递给段英两颗大红枣说:“段老师,这是今天早上在我家树上给你摘的,校长昨天说你要来。”

  很多家长因为看到孩子变得爱看书了,家长本身也“变”了。以前让村里的家长给孩子买书根本不可能,现在是家长追着段英让她发一学期的书单要给孩子买。

  放眼望去,大山深处,一个个不足60个座位的小小图书室纷纷冒出。位置没变,大小没变,小读者们也没变,但是小读者们的言行却和建馆之初大不一样。刚开馆时,每天都有立体图书被撕坏,看书环境很嘈杂,孩子们离开后,馆内一片狼藉,凳子歪七扭八,饮料瓶零食到处可见。如今,孩子们不带零食来了,进门时还会小声地提醒陪伴的家长把手机调成静音,他们阅读时静悄悄的,离开时会把凳子放回原位,把书放回原处……有的图书室还悄悄成立了由小学生组成的志愿队,他们每周到图书室做志愿服务。

  “现在,从北京驱车到阜平,一下高速,我就能闻到阜平的书香,我知道这个山城变了,阅读带来的变化超出阅读本身。”她自豪地说。(韩梅)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