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余松:找准发展定位把握产业规律 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名城

2018-03-15 16:29:17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张余松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1521103040967086.jpg

    作者:张余松(中共四川省都江堰市委书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镇化加快,中国城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考验。如何克服“千城一面”的尴尬,如何防止城市的文化个性和“集体记忆”丧失,如何在城市间激烈竞争中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方向,是每个城市必须直面的问题。为此,都江堰市,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掀起了一场关乎“理想”与“价值”的发展变革。

  一、科学的发展定位是一座城市兴起的开端

  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优秀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和形象。准确的发展定位是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明确城市竞争力、打造城市品牌,创新发展空间的基础。但就城市属性而言,城市发展往往受到资源禀赋、宏观政策、发展前景、区位格局等多重因素影响,这也是都江堰市明确发展定位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1.资源禀赋是定位之本。只有紧扣资源禀赋,把握自身特色,量体裁衣、扬长避短,才能确保城市科学、可持续发展。都江堰市最突出的资源优势在于人居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优厚:一方面,宜人的气候、优良的空气和水质为旅游出行提供了绝佳的舒适度;另一方面,拥有两项世界遗产、“熊猫、山、水、道”四大旅游元素和大成都范围内一半以上省级旅游资源,为构建丰富的旅游产品体系奠定了基础。应当讲,发展旅游,都江堰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宏观形势是定位之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和中国发展经验证明,只有顺应历史潮流,获取政策支持,才能确保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的成功。总体来看,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和产业调整的步伐正在加快,特别是中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后,旅游业作为“绿色经济”的首选,正在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继2013年国家正式颁布《旅游法》和2015年国务院出台《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意见》后,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又联合发文推进旅游休闲重要工程建设。这为都江堰市加快推进旅游发展增添了信心。

  3.发展前景是定位之要。与计划经济不同,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定位,才能对城市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促进作用。旅游业正是需求旺盛的朝阳产业。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2011-2021旅游业经济影响报告》表明,未来10年,旅游业对全球GDP的年贡献率将达4.2%,总额高达9.2万亿美元。与之相比,国内旅游发展更快,近五年来,国内旅游人次分别达到26.4亿、29.5亿、32亿、36亿、40亿人次,平均增速达到10%以上。这为都江堰市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4.区位格局是定位之道。只有协调好与周边地区的功能分工,错位发展,才能避免恶性竞争和效益损耗。从成都市产业布局来看,东面是汽车产业千亿集群,南面是亚洲最具竞争优势的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北面正在建设中国西部物流中心,都江堰市作为西面唯一确定的旅游休闲度假卫星城,加快发展壮大旅游产业,不仅有利于自身发展,更为成都市强化成德、成绵乐、成渝经济区影响力,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新的动力。

  因此,2013年以来,都江堰市坚定了旅游发展方向:空间上,依托旅游业资源,构建了“都江堰主城、大青城旅游区、都市现代农业区”的“一城两区”发展架构;产业上,明确了单一观光旅游目的地向旅游休闲度假地、由川西旅游集散地向四川旅游中心“两大跨越”目标;时序上,确立了用10—15年时间,由川西旅游集散地向四川旅游中心再到国际旅游城市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二、清晰的产业路径是一座城市兴起的核心

  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就都江堰市而言,核心是发展旅游。但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已经由过去供给短缺转变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与非均衡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为此,2016年1月11日,汪洋副总理在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旅游供给侧改革,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指示,这为都江堰市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指明了路径。

  1.旅游供给侧改革要解决旅游产品品质与旅游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近年来,在旅游需求拉动下,国内旅游一味追求开发数量和速度,导致内容重复、档次低下,时间和空间分布失衡,难以满足游客需求。具体到都江堰市,游客过夜率低、冬季旅游产品匮乏、休闲度假项目少、适合妇女、儿童的旅游项目缺乏已经成为阻碍旅游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合理布局旅游产品结构,有效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是当前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根本要求。从旅游消费趋势看,关键是要加大能够满足各个层次游客需求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商品的开发力度。为此,都江堰市先后引进万达文化旅游城、泰合青城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华彩景观乐园、安缇缦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大旅游产业项目;同时,加大旅游业态拓展,注重发展乡村旅游、民宿旅游,注重旅游同教育、文化、养生、休闲运动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五大度假区、六大主题乐园”发展格局和“全域旅游”的发展态势,从而在供给端提高了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