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城区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18-04-27 11:04:34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孙明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大党建”格局的探索和形成,是中共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委在进一步强化党的意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围绕发展这个中心勇于实践的结果。“大党建”格局的形成,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四个转变”,即:从上层着力向上下联动转变,从自我封闭向共同参与转变,从简单虚化向精准务实转变,从局部推进向整体推进转变。

  二、创建党建新平台

  “大党建”格局下,怎样通过体制机制建设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找准服务群众工作的结合点呢?中共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委在实践中坚持以百姓需求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引领,聚焦问题,精准发力。通过连续三年开展“问需于民”问卷调查,动态掌握辖区群众诉求,优化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形成了收集发现问题、归类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真正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党建工作的创新加以延伸,将优势资源放到群众身边,将服务场所建到群众周围,将工作触角延伸到群众中去,保证了全区落实党建工作与实现群众愿望的有效衔接。

  1.优化公共平台。针对辖区百姓、企业的共性需求,中共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委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划,整合部门职能,优化办事流程,重新调整一站式办事服务大厅功能,组建区公共服务中心。设立96685服务热线,实行全天候、全方位服务。推行“一口受理,全区通办”区街两级网络服务模式,辖区群众在街道、社区就可就近办理122项公共服务事项,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创新专业平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辖区百姓和企业的专业化需求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中共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委为此因机制宜,因时而动,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在为民服务方面,成立了“帮万家”服务中心,在为企服务方面,建立了“助万企”服务中心,两个“中心”通过整合政务和市场两方面资源,强化社会和公益两条途径,为百姓和企业搭建了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对接平台,实现了公共服务、为民便企服务的全方位、专业化。2015年5月,区帮万家服务中心荣获“中国社区发展贡献奖”。

  3.对接个性平台。在收集整理问题的过程中,中共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委没有放过百姓反映的一些个性问题、小微问题。为了精准解决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尝试建立个性问题对接平台。几年来,相继开展了党员认领“微心愿”活动,通过一名党员帮助一个贫困家庭解决一个小困难,倡导“微关爱”,办好“微实事”;开展了“万名党员进万家”活动,组织全区有服务能力的党员全部下到基层,认领岗位,做出承诺,服务群众;开展了“社区结对”活动,通过机关党组织与社区结成“一对一”共建帮扶对子,推进机关党建与社区党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共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委通过以上平台载体的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党建内容空、职能虚的问题;把基层党的建设与为民为企服务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职责偏、资源少的问题;把以人为本,突出服务有机统一,有效解决了效率低、“管不好”的问题。

  三、扩大党建覆盖面

  “大党建”格局下,如何消除党建的空白点,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是推进“大党建”工作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中共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委把党组织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作为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主动适应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组织形式、行业分工、党员流向的新变化,创新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做到经济工作拓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党员、群众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1.实现“网格化”覆盖。在社区推行“网格化”覆盖,找准“结合点”。结合把党组织建在楼院的传统做法,将党建全覆盖的任务落实到街道社区,把全区90个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设立网格党支部,整合市容环境、市场监管、群防群控、安全生产等资源,将人、地、物、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实现了“一网多用”。探索赋予基层党组织相应职权和资源,针对权责不统一问题,有效整合区、街道、社区行政资源,将区职能部门派驻街道机构的指挥调度、考核监督以及党组织关系、人财物等下放给街道,将部分审批权下放到社区。目前,全区已经初步建成4个区域枢纽式党群服务中心、9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90个社区党群服务站、500余个楼院党员中心户,形成了点、线、面、格立体交叉、纵横交错、全面覆盖的党组织网络。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