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城区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18-04-27 11:04:34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孙明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2.推进新经济组织建党。在新经济组织推行“产业链”建党,消除“空白点”。坚持把党组织建在经济发展的要素上,在中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集中的总部大厦、商务楼宇开展物业、产权单位集中建党;在行业关联度高的商圈、市场围绕产业业态集群集中建党;在生产要素集中的产业园区围绕上下游产业链集中建党;在人力资源集中的商会、驻地开展亲情服务建党,实现了支部建在楼宇、支部建在产业链、支部建在市场、支部建在商会、支部建在项目上。2016年5月,沙河口区以“六个统筹”为核心的园区党建工作新模式,得到了中组部的充分肯定,在全国园区党建工作座谈会上介绍经验。

  3.组建“功能型”党组织。在新社会组织推行“功能型”党组织,化解“薄弱点”。立足社会组织发展的自身特点,本着易于联系、兴趣相近、利益相关、促进社区融合的原则,以社会组织功能为依托建立党组织,对于一些相对零散、不适宜以楼院形式管理的流动党员、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员,组建特色党支部,进行统一管理。如:在合唱团、舞蹈队等群众自发性组织中组建党支部,在职业特点相近、专业特长相关的党员中建立党小组,提供组团式志愿服务;依托行业协会,在全区400余个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设置党建指导员,党的组织领导和作用发挥不断拓展延伸。

  通过开展社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全覆盖工作,中共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委认识到,必须通过党组织的建立,传递党的声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通过党组织的覆盖,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通过党组织的延伸,倾听各方面意见,倾听百姓心声,实现有效整合,精准发力。

  四、增强党建凝聚力

  “大党建”格局下,如何有效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推进“大党建”工作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中共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委在服务的方式和渠道上求新求变,充分激活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热情,把党的组织资源、组织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发展优势、发展活力,推动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1.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中共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服务、引导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一是突出主责主业。认真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员的日常管理教育。建立区、街(单位)、社区(企业)和基层支部四级“书记党建责任清单”,清晰界定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要求,定期开展各级党组织书记对上对下双向述职评议,纳入年度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做到身上有责、心中有数。二是服务中心工作。把党建活动开展与区域发展相融合,党员作用发挥与岗位职责相融合,从实际出发设计和开展各种务实管用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组建了“沙河口区企业党组织联谊会”,实施“惠聚计划”,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筹资融资难、市场开拓难、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深入推进“智慧党建”,在各级党组织建设党建微信、党建微博、QQ群等,广泛提供就业求职、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有力推动了党建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三是关心关爱党员。在党员中开展“三必访五必谈”活动,实现党员“平时有人访、惑时有人解、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管”,把党组织建设成为真正的“党员之家”。积极搭建党组织与党员干部沟通交流的平台,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对党员干部的一些“擦边球”行为及时提醒纠正,抓早抓小,防患未然,从而体现出“严管就是深爱”。

  2.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员亮身份,群众找党员,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一是坚持共驻共建。整合党建资源力量,融合驻区单位、在职党员资源,根据职业特点、专业知识、技能特长等,引导他们到社区报到,结对互助。特别是针对辖区具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更是明确要求“亮身份、尽义务”,并及时反馈到其所在党组织,促进辖区党员在家门口参加活动“有动力”。二是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窗口,引导党员立足岗位亮身份。通过开展万名党员进万家、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等活动,为贫困家庭、“三无”老人送服务、送义诊、献爱心,到社区送法律、送文化、送就业技能,使党员的形象立起来、亮出来,成为引领社会的正能量。三是深化“两学一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对党组织和党员的日常管理,全面落实中心组理论学习、“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建工作专项述职等多项制度,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