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新歌《罗刹海市》引热议,名下公司已全注销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3-07-26 15:50:40

  中国小康网讯 近日,四川歌手刀郎新歌《罗刹海市》频频冲上热搜。7月19日,刀郎新专辑《山歌寥哉》正式发行,其中一首歌曲《罗刹海市》,因其歌词直接化用《聊斋志异》中《罗刹海市》一篇,具有极强的讽刺和象征意义,在网络上迅速引发热议。网友评价:“没点文化真的听不懂这首歌。”

  据悉,刀郎曾以专辑同名单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出道,红极一时,还曾凭借《冲动的惩罚》获全国“金唱片”奖。近年来还在创作,此次新专辑中的一首新歌让许多网友再次注意到这位音乐人。

  与刀郎以前的歌曲相比,近日网上流传的《罗刹海市》无论歌词与风格都显得不同。“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只为那有一条一丘河,河水流过苟苟营,苟苟营当家的叉杆儿唤作马户。”歌词显得晦涩。

  不难发现,《罗刹海市》的歌词取材自蒲松龄小说《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同名故事《罗刹海市》。

  这篇故事的情节很简单:

  话说中国两万六千里之外有个罗刹国。某日,一位叫马骥的中原人去罗刹国经商。他发现罗刹国人长得都奇形怪状,且以丑为美,以丑选官。在这个美丑颠倒的地方,人人对长相俊美的马骥避之不及。后来马骥把脸涂得漆黑,大家反而交口称赞,该国国王还因其“貌美”封他为官……

  有人解读刀郎是在抨击如今华语乐坛的“虚假繁荣”,有人认为他讽刺的是流量文化下的“以丑为美”,更有人开始对号入座,认为歌词直指一些乐坛同行。

  南大文学院教授苗怀明认为,是否有针对性,这就仁者见仁了,能对号入座者,说明他就是小说和歌曲中讽刺的人,对号入座的人越多,说明讽刺的意义越大。

  “我愿意解读为刀郎对社会丑恶现象的嘲讽,不是具体针对哪个人,这样他的歌曲才更有意义。作为一个古代小说研究者,我支持刀郎的这种创新,很喜欢他的歌曲。”苗怀明表示,文学经典常读常新,需要不断进行新的解读,这样经典才有活力,才能为年轻人接受,在这方面刀郎的创新是有意义的。

  据企查查APP显示,刀郎(本名罗林)关联有北京九雨天下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商流羽文化工作室、乌鲁木齐罗林音乐创作室3家公司,成立时间分别为2005年、2018年、2000年。

  其中刀郎在北京九雨天下公司担任监事职务,其它公司均为刀郎个人独资。值得关注的是,截止2022年8月,上述3家公司均已处于注销状态。

  (中国小康网综合自辽沈晚报、极目新闻)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风华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