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智能化带来外贸发展新感受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3-18 09:44:19

  近日,上海汽车国际商贸有限公司的单证主管登陆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原产地证书申请模块,填报完证书信息并提交后,仅过五分钟就在“证书查询”处查看到单据状态为“审核通过,待打印”。他随即彩打出一份完整的原产地证书,足不出户完成了原产地证书申领全流程。

  “拥抱数字文化、构建数据生态、促进数字转型”,这是世界海关组织发出的倡议,也是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实现海关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去年4月25日,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中,“推进贸易数字化”被纳入其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打造智慧海关,助力外贸企业降本提效。

  以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为核心的智慧海关建设,能为外贸企业主体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和感受?在推动外贸发展和贸易数字化方面,智慧海关将起到什么作用?答案或许在越来越“智慧”的海关监管服务中。

  中国海关的特点在于,不仅监管的货物量最多,同时场景最丰富、模式最齐全。“所以我们有条件也有责任把体量优势转化为智慧实践优势,来积极探索形成对全球海关具有积极意义的、行之有效的海关监管服务体制机制手段,促进全球贸易更加通畅、便利和安全。”3月14日,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副司长林少滨在例行记者通报会上介绍相关情况时透露,2024年,智慧海关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将重点建设包括智慧海关业务流程体系、大数据池、参数库、知识库、模型库、生态系统、装备设施体系、一站式服务平台、业务运行监控体系在内的九大标志性工程。

  外贸发展带来哪些新需求?

  近年来,以数据为核心的智慧创新带动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再造、生产力突破性的增长和生活方式的巨变,也深刻改变着国际贸易方式。

  作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进出口监管部门,中国海关职责范围广、监管链条长、监管对象多元,维护国门安全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与此同时,企业对最大程度通关便利、降低贸易成本等方面有着迫切的需求,对监管效率、专业执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以更智慧的监管理念、方法手段来落实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求。

  “当前阶段,外贸发展有需求、科技进步有支撑、海关发展有期待,以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为核心,加快智慧海关建设,能更好推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林少滨说,新形势对海关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技术则为海关现代化带来了新机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一系列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海关监管服务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以及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扎实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林少滨表示,智慧海关建设力争一年取得重点突破,三年形成基本框架,五年形成完整体系,远期成为世界一流,为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外贸企业“体感”如何?

  2023年,中国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突破了60万家。外贸企业直接与海关打交道,对智慧海关建设得好不好、便利不便利,有最切身的感受和发言权。

  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副司长杜宏伟告诉记者,广大进出口企业在服务功能拓展、业务流程优化等方面的诉求和关切,是智慧海关建设过程中最要充分吸收考虑的意见和建议。因此,推动业务办理更便捷、物流运输更高效和海关监管更智能三个方面是智慧海关在涉企服务方面的重要建设内容,以问题为导向,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为了推动业务办理更便捷,一方面要持续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进一步优化“一站式办理”工作机制,不断整合跨条线、跨部门业务办理流程,将服务功能逐步拓展到国际贸易全链条,增强相关经营主体获得感。另一方面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从企业视角,将构建“单一窗口—企业工作台”,平台个性化推送便企惠企政策。

  “海关是国际贸易物流链条上的重要一环,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把促进跨境物流畅通的支持举措再升级,依托‘单一窗口’推动口岸物流信息联通共享,为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提供助力。”杜宏伟举例说,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改革方面,智慧海关体现在建立生态化监管服务机制方面,通过整合海关、港口企业、船公司、货主等多方数据推动贸易各方互联互通,促进物流要素高效流通,有效助力大湾区物流一体化发展。在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方面,通过进一步整合多式联运监管数据、加强智能装备应用,物流体系更为高效便捷。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上海洋山港四期、广州南沙港四期等自动化码头内,均已逐步实现无人装卸、无人驾驶运输等自动化作业。这得益于前期调研中港区、企业都提出了自动化监管模式与智慧海关协同配套的需求。“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优化非侵入式监管推进新技术、新设施应用,在海、陆、空、铁、邮等各领域提高执法作业自动化水平。”杜宏伟说。

  系统工程如何实施?

  “打造智慧海关既是海关的事,也事关全局。”林少滨介绍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智慧海关将采用“1+N+X”方案体系方式进行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

  具体来看,“1”是制定《智慧海关建设总体方案》,对智慧海关建设进行整体顶层设计;“N”是对总体方案进行细化设计,制定海关各业务领域的具体实施方案;“X”是结合企业多样化通关需求和海关多元化执法实际,制定各类现场应用场景方案,并根据外贸形势和技术发展变化,持续丰富和迭代升级。

  2023年智慧海关建设已经在一些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取得了早期收获。比如推广检验检疫证书“云签发”,实现信息录入智能化、证书审核自动化等。2024年,智慧海关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重点在于聚焦制度创新、模式革新、流程优化,全面推进智慧海关建设项目落地实施,与此同时做好试点项目的推进应用、复制推广、评估验收,推动多场景组合、集成式发展。

  “智慧海关建设更是一个开放体系,我们将不断补充新项目、增设新场景,对各现场实践中的‘小切口’‘微创新’进行固化优化,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伙伴、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各方合作,实现设施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共用、系统集成高效。”林少滨说。

  国际商报记者 刘  昕

作者:刘 昕
责任编辑:风华
来源:国际商报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