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头条】经济学家:拿钱直接补贴老百姓!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2-05-17 19:21:37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4月经济数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2.9%,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1.1%……从发布会公布数据看,疫情对4月份经济运行造成了较大冲击。

1.jpg

摄影/贾琼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实现发展预期目标有利条件较多。

4月经济受疫情冲击较大

  数据显示,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0%(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从环比看,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下降7.08%。

1.png

图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1-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4%。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9%,衣着价格上涨0.5%,居住价格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2%,交通通信价格上涨6.5%,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0%,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7%,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7%。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2.7%,鲜果价格上涨14.1%,鲜菜价格上涨24.0%,猪肉价格下降33.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3月份以来,我国经受住了武汉保卫战以来最为严峻的防控考验,4月中下旬以来,疫情形势总体上呈下降态势。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部分地区,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目前上海9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已经复工企业占比接近50%。从5月以来的情况看,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货运物流持续恢复,全国发电量等一些实物量指标也在改善。

  投资稳增长作用将继续发挥,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支撑有力。付凌晖介绍,今年以来,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加快,可用于基础设施投资的财政资金较为充足。同时,各地区各部门落实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政策,大力推动重大制造业投资项目开工建设,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也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制造业投资增长仍有支撑。1—4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2%,快于全部投资增长。

  消费有望逐步恢复,线上消费和升级类消费仍会成为消费的重要支撑。付凌晖解释,从疫情发生两年来的经验看,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正常生活秩序得到恢复,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就会得到较快释放。“下阶段,援企稳岗力度加大,就业基本盘总体稳定,有利于保障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能力;一些传统接触型消费加快向线上转移,居民消费升级态势仍然会持续,有利于支持消费增长。”

  出口虽然面临一定压力,但是持续增长有利条件仍然较多。我国工业体系完备,制造业供给能力强,能够较快适应外部需求变化,加之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与贸易伙伴互利合作,推动自贸区建设,都有利于扩大出口。今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地实施的第一年,稳外贸政策会持续显效。

全年GDP增速目标5.5%:面临挑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我国全年GDP增速目标确定在5.5%左右。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以及超预期因素影响下,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面临较大挑战。

  “困难都是短期的、暂时的,从全年发展来看,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还有不少有利条件。”付凌晖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复工复产效果逐步显现,投资稳增长作用将继续发挥,消费有望逐步恢复,出口虽然面临一定压力,但是持续增长有利条件仍然较多。

二季度:仍然会保持较好增长态势

  针对“二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的可能性”的提问,付凌晖回应称,4月份当月主要的工业和服务业出现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二季度整个经济运行会下降。相信二季度仍然会保持较好增长态势。付凌晖表示,现在吉林、上海等地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扩大内需、助企纾困、保供稳价、保障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显效,5月份经济运行有望得到改善。

  “下半年我国经济将明显好于上半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盛松成分析认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经济运行实际上好于预期,但是疫情的反复给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一影响将主要体现在二季度经济数据上。他预计,在受疫情影响较小的地区,政策会提前发力;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到5月下旬至6月也会有改观。

多位经济学家建议:拿钱直接补贴老百姓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拉动中国经济最大的“牛鼻子”就是居民消费,要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

  “发消费券对短期拉动消费立竿见影。实证研究发现,发放消费券后中小微企业和小微企业营收分别提高了28.17%和26.99%,在住宿餐饮业中的带动效果尤为明显。”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李天一长期关注中小微企业,她建议,应继续加大扩内需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政策来刺激内需,进而带动生产端的复苏。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指出,今天想要拉动中国经济,最大的“牛鼻子”就是居民消费。“央行的调查发现,老百姓收入已经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增加消费,而要增加储蓄,这是对预期非常大的考验。”

  “如果一定要让我坚持一条政策,那就是在短期内拿钱直接支持老百姓消费。直接支持消费第一个好处,是让我们社会稳定。与此同时,经济要复苏必须有订单,没有订单企业也活不过来。”

  对于拉动消费的具体手段,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提出,可以直接向居民发放消费券。

  据沈建光测算,2008-2009年间的家电下乡等政策,起到了很好的效果,“300块钱补贴,可以拉动3000块钱空调的销售,杠杆率很高。”而即使像香港近期的政策,直接向居民发放没有杠杆的消费券,对去年的零售恢复增长、经济恢复也已经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

  清华大学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李稻葵则提出,可以给收到疫情影响的低收入家庭定向补贴。李稻葵表示,“我们做了个数据研究发现,今天消费下降1%,未来七八年都会下降,会有心理的阴影。怎么办?为了保居民的消费,物流一定要畅通,更重要的是要对受影响的百姓直接给予现金补助。”

  “上海市2500万居民,平均4口人住在一起有600万家庭,我们政府能力这么强,600万家庭里面收入最低的10%,选出60万家庭,每一个家庭给你一万块钱现金。通过这个方式稳住未来的消费,不要产生心理的阴影。稳住未来的消费就是稳住健康,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总的来看,4月份消费下降主要是受到疫情短期冲击影响。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到正常状态,前期被压抑的消费会逐步得到释放。”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4月中下旬以来,国内疫情整体趋于下降,上海和吉林的疫情逐步好转,有利于创造适宜的消费环境。同时,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加强援企稳岗扩就业将保障居民消费能力,加之促消费各项政策显效,我国消费恢复态势有望得到延续。

  (微信公众号“财智头条”综合自: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人民网、第一财经、观察者网)

  编辑:李涵

  校对:阿黎

  审核:龚紫陌


作者:综合
责任编辑:康小君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