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乡村振兴大计:因地制宜推建设 深入探索致富路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3-11 09:38:08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积极献言献策,提出了宝贵建议。同时,各地积极开展乡村振兴新实践,不断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动力。

  在人民网《人民会客厅·两会时刻》系列访谈栏目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亚北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秀芬,住房城乡建设部帮扶办公室主任、村镇建设司一级巡视员董红梅,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原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办公室主任魏玉栋,以及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获得者、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县委书记华关,就“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实践新思路”主题深入探讨,建言推动农村振兴的创新方法和举措。

  改革创新让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记者观察到,无论是大会发言还是小组讨论,代表委员们普遍聚焦“改革创新”这一重要议题。嘉宾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改革的最基本动力源自一线,生动的实践和探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黄秀芬表示,在今年两会上,她带来的建议与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创新性改革紧密相关。她认为,物流、电商和大数据资源对优质农产品流通领域有重要推动作用。这些创新手段不仅能够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还能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我们要让农民做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这也与改善农民生活这一乡村建设的初衷一致。”董红梅表示,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关键是要充分关注和满足农民的合理需求。以协助农民发展“土特产”产业链为例,她建议,结合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完善和强化,增加农民收入,走向共同富裕。

  近期,中央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动乡村振兴的深化改革措施。魏玉栋认为,“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这一措施为农民提供了长期稳定的保障。对于将集体资产由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转移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下实行税收减免的举措,可有力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深化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改革,由“以占定补”到“以补定占”,为耕地提供了更好保护,确保土地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

  乡村振兴改革举措的实际效果,需要通过基层实践进行检验。华关表示,始兴县致力于推动农业与乡村现代化进程,并采取了多项积极举措。其中,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是关键一步,始兴塑造了“张九龄宰相粉”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并且创新性地构建了生态产品转化模式,即“1+1+1+N”路径,打造了快乐东方始兴全域旅游休闲度假村。

  华关介绍,这些举措可概括为三点:首先是扩大规模和创立品牌,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其次是延伸产业链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旨在升级产品和服务;三是重视资源整合与优化,以提升整体效率和效益。这些举措的实施,为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老乡贤凝聚乡村振兴新力量

  “若能在物流领域实现生产力的革新,进而降低运营成本,农民的增收空间将得到拓宽。”黄秀芬表示,她提出的这一建议,是基于韶关地区高昂物流费用问题而来的。“希望能为粤北山区、湖南、江西的优质农产品插上物流、电商‘翅膀’,飞进大湾区、飞向全世界。”

  在推进乡村发展的进程中,除了积极引进新兴产业和先进技术,让扎根乡村的传统文化“活起来”也同样重要。董红梅表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保护为先,以利用为基,以传承为本。在保护层面,董红梅说,“我们在全国进行了6次调查认定,把有重要保护价值的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了国家级保护名录,实施了挂牌保护,让传统建筑等有形的文化遗产得以活化利用,让农事节气等无形的农耕文明优秀遗产活态延绵。”她提出,要紧密联系当地实际,结合传统文化和技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吸引原乡民留村,并鼓励新乡贤回村,吸引新村民进村,以确保中华优秀的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得以持续发展和传承。

  2024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魏玉栋认为,近期中央文件关于乡村规划有一些新论述,这些论述有四个特点:首先,着重强调了“规划效能”的重要性。其次,提出可以从“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的角度去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而不是单纯强调建设。第三,强化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对城镇、村庄、产业园区等空间布局的统筹,这有利于纠正部分地区出现的单打独斗的项目思维。第四,提出要加强村庄规划编制的“实效性、可操作性和执行约束力”,强化乡村空间设计和风貌管控。魏玉栋认为,这表明我国的乡村规划正在迈过无序的起始阶段,进入到更规范、更科学、更合理的新阶段。他建议,各地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应比之前更加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和落地性,更加重视规划的指导作用和约束作用。

  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有效的治理。华关介绍,始兴县近年来在推进乡村治理、提升乡村善治水平方面,主要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建强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因地制宜培养选拔年轻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加强村民小组规范化管理;二是提振乡风文明“精气神”,完善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发挥村民自治作用;三是织密安全稳定“防护网”,探索建立平安始兴建设“543”工作机制,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

  “人才+科技”撑起乡村振兴“富民伞”

  黄秀芬认为,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在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黄秀芬说,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产品销售的畅通无阻、品牌建设的稳固提升、产业结构的科学优化、产业发展的持续壮大,以及农民收入的稳步增加。这一体系旨在强化生产与市场两个方面,使农民不仅成为生产领域的佼佼者,更能在市场竞争中展现出高超的能力。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中,农民无疑是核心力量。我们要汇聚各方力量,为农民提供帮助与支持。”在谈及人才振兴时,董红梅表示,住房城乡建设部多年来在全国积极推行“设计下乡”工作。这项工作旨在引导设计、建筑、文创等领域的人才和杰出团队深入乡村,参与乡村建设,通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升乡村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截至目前,我们已在12个省份建立了驻村驻镇设计师制度。”董红梅说,设计人才和乡村本土人才结合起来,形成了乡村振兴重要的力量。这两支队伍各具特色、缺一不可,各美其美,才能实现美美与共,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魏玉栋认为,农户增收致富是乡村振兴今后的重要着力点。他说:“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以小农户为基础’的发展理念,强调要‘聚焦农业生产的关键薄弱环节与小农户’‘加强产业发展与小农户的紧密联系’等,这显示出对小农户的重视程度在加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如何将产业发展成果转化为农民增收的实效?华关表示,始兴县近年来在聚焦农民增收的同时,积极把握产业振兴这一关键,坚持产业增值与农民增收并进,从构建机制、搭建平台两方面入手,全县强镇富村公司累计营收6482万元,乡村振兴车间累计营收达到1.53亿元。“接下来,我们还将在建强产业发展平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民技能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让乡村产业‘兴起来’、产品‘走出去’、农民‘富起来’。”(许维娜 实习生张艺弛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许维娜 张艺弛
责任编辑:风华
来源:人民网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