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馆陶经济开发区——强服务,优平台,在高质量发展路上阔步前行
国际商报记者 陈高鹏/周景浩 张海虹
高筑平台科创强
走进馆陶经济开发区北科工业园核心地带——科创孵化港,一座座具有欧式学院派风格的建筑群里,数十栋高楼与标准化厂房错落有致,橙色真石漆仿砖纹理外饰面、白色真石漆外饰面与灰色瓦屋面相映生辉,在绿树丛荫的怀抱中分外抢眼,入驻的企业在此孵化成长。
据了解,馆陶县的工业用地资源匮乏,新一届馆陶县委、县政府为了解决土地瓶颈难题,在2021年提出了“向高空求发展、向空间要效益”的集约发展思路,运用行政、法律、市场等综合手段,有效盘活了“京津冀大数据”项目闲置资源,规划建设了馆陶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港,填补了高端产业载体空白,开创了“标准厂房+拎包入驻+运营公司”的馆陶招商引资新模式。
据悉,科创孵化港占地300亩,一期总投资7.6亿元,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以“一环、两轴、三心”为轮廓,围绕着“创新之环+科技之云”的理念,打造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科技服务、总部经济为一体的新型综合体。这里规划建设生产、研发、办公、餐饮、休闲娱乐、运动康体、公寓等多种功能业态服务区,为投资者提供宜居宜业的环境。
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技成果孵化厂房共4栋,按照《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设计,每栋厂房3层、1万平方米,首层层高6米,二、三层层高4.5米;科技工业厂房共9栋,3~5层不等,层高最低4.2米,最高8.1米,建筑面积6千至2万平方米,满足不同项目需求;饮食活动中心,建筑面积7千余平方米,一、二层层高5.4米,三、四层层高4.2米;人才公寓和行政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其中,公寓200余间。同时,远期还规划建设专家公寓、青年公寓和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据悉,目前,已签约入驻的有德奥电梯、数字人力资源产业园、中海耐磨新材料、盛拓科平板热能智能装备、中照智能LED灯饰、高端抗癌药物研发等10余个科技含量高、复合增长率强的企业。
“我们将围绕科技创新创业主题,招引大数据、智能信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等科技含量高、产业生态好的适港项目,着力构筑招商引资和‘双创’的有效载体,吸引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科创孵化港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科创孵化港东北角的市政景观采用科技之云理念设计,由入口广场、云享书吧、科技云水雅座、次入口广场和景观河构成,将公园理念与经济发展充分融合,是集休闲娱乐、游览观光、锻炼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目前,科创孵化港正全力营造“时间最短、环节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四最”营商环境,致力打造创业人的乐园、投资者的天堂。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未来的科创孵化港,将融合创新与创业的智慧,满怀活力新城和魅力馆陶的期许,开启一城的繁华。
区位优越思路阔
邯郸馆陶经济开发区,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的河北省邯郸市境内,向北直通京津、雄安,向南连接中原经济区,向东对接渤海蓝色经济区,向西通连丝绸之路经济区,106、309国道在此交汇,青兰高速横贯东西,大广高速纵穿南北,与邯济铁路以及规划建设中的邯长聊高铁,共同构成了高效便捷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
2011年,馆陶经济开发区列入省级经济开发区,2018年列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总面积21.36平方公里,是工业主导型园区,已形成化工产业园、先进制造园、轴承创意产业园、北科工业园“一区四园”格局,重点发展医药化工、新能源汽车、农机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规划环评等手续齐备;水、电、路、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实现“九通一平”。目前,开发区共入驻企业265家,规模以上企业58家,从业人员2.6万余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8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99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58家,领跑者企业1家,小巨人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32家。
2021年,新一届馆陶县委县政府聚资源、聚要素、聚力量,规划建设了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港、高端高新产业园等新型创新综合体,打造引领开发区创新发展的“垂直产业园”,引导生物制药、健康功能食品、智能制造等适港适园项目优先入驻,实现了“标准厂房+拎包入驻+运营公司”招商引资新模式。
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