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空般广阔的机会”中共同前行
刚刚参加完“投资中国”首场标志性活动,阿斯利康首席执行官苏博科马不停蹄地赶往机场,下一站他将飞往海南博鳌,参加在那里举行的博鳌亚洲2024年年会。而就在两天前苏博科还参加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与北京市大兴区政府及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在疫苗领域的合作模式。
这是过去15个月苏博科第六次来到中国,苏博科表示,目前,阿斯利康在中国的研发管线项目已达到200多个,预计在未来五年公司将为中国市场带来约100种新药和新适应症。
苏博科坦言,阿斯利康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多年来构建起的紧密合作伙伴网络。为了深化在华合作,阿斯利康前不久宣布上海成为继位于英国、瑞典和美国的战略中心之外的第五个全球战略中心。这意味着公司将更贴近中国市场实际情况,更好地理解合作伙伴需求。同时,阿斯利康还与中国香港开展密切合作,不仅在新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建立研发中心,还启动了香港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iCampus),以促进研究合作,培育本地和国际初创企业发展。
同为医药企业的辉瑞公司也一直在增加在华投资。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伯乐表示。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改善逾14亿人口的医疗保健方向,包括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等目标,与辉瑞的目标一致。因此,公司计划在2025年前在中国提交17个新药或适应症申请。”艾伯乐直言,《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致力创新药全面发展,让他倍感鼓舞。辉瑞将与中国各界伙伴持续合作,探索更多的医疗创新。
作为首批在北京建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的企业之一,诺和新元看到了中国越来越重视生物经济。对此,诺和新元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埃斯特·柏吉表示,企业将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一部分,推动中国生物经济的增长,促进其他产业的绿色转型。
“从实验室到规模化生产,我们大量生产具有高稳定性和长保质期的生物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可以应用于大多数行业。”埃斯特·柏吉介绍,公司正与合作伙伴一起研究酶催化的碳捕获技术,同时还为生物产业政策的形成提供了建议。
埃斯特·柏吉认为,可以通过更新和调整法规,批准生物基产品在食品和农业领域的应用,可以创造独特的优势,并以吸引对这一产业的投资。
关注中国绿色发展的还有沙特阿美公司。该公司拥有碳捕获和储存、直接空气捕获和循环碳经济技术,据阿敏·纳瑟尔介绍,基于两国在太阳能、风能、氢能等领域的独特优势,沙特阿美已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共同研发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低的材料以替代传统材料,推动实现气候目标。
“去年,沙特阿美是中国市场的重要直接投资者之一,我们很自豪能成为中国经济奇迹的一部分。”阿敏·纳瑟尔难掩骄傲地表示,去年,沙特阿美分别在浙江省和辽宁省签署了两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液体化工投资协议。目前,年产能为180万吨的化工设施也已在福建开始建设,仅这三项投资就超过200亿美元。
绿色发展的中国同样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让奥的斯全球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朱蒂看到了在华发展的无限动力。“奥的斯于1984年在天津正式成立合资公司,从那时起,我们一直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据朱蒂介绍,截至目前,奥的斯在中国的五家生产基地已于近期全部通过垃圾零填埋认证,并计划到2030年实现工厂用电碳中和。“我们希望通过‘投资中国’等重要活动,加强与政府、合作伙伴和客户的合作,互惠共赢,共享机遇。”
深耕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众多外资企业的共识,日中投资促进机构秘书长冈丰树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通过2月底对会员企业的调研显示,有93%的企业维持或扩大在华投资规模。
“金融、医疗、电信领域是日本企业投资的重点方向。而这些投资促进活动正好为日本企业更好了解中国的市场环境、投资机遇提供了便利。”冈丰树表示,随着去年面对面交流机会的增加,大学、企业、政府三方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作为日中投资促进机构,今年还将推动日中双方中小企业间的交流合作。
“我们很鼓励日本企业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尤其是能到中国内陆的城市去考察,投资兴业。”冈丰树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如是说。
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