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务分类配套政策正式下发 专家:行业未来发展更有信心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3-07-10 09:07:24

  中国网财经7月10日讯(记者 鹿凯)上周末,信托业新分类标准配套政策(以下简称:配套政策)正式下发至各银保监局,并由各银保监局后续向属地信托公司传达。业内专家表示,信托业务新分类指导口径系列出台以及适时集中培训表明监管走实走深,行业未来发展更有信心。

  6月1日,原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实施。记者了解到,2022年12月30日,原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前,同年4月就有部分信托机构陆续收到关于新业务分类征求意见文件,9月,银保监会召集部分机构举行座谈会,10月,更新文件后要求部分信托公司按照新分类方法填报数据,文件内容前后发生多项细微变化,但基本确定信托业务新三大类型。

  今年3月24日,银保监会正式发布《通知》。相比去年年末发布的征求意见稿,《通知》变化不大,较大的变化是将资产服务信托业务提前至第一大类,资产管理信托业务、公益慈善信托业务位列第二、三大类,三大类共覆盖25个业务品种。

  后伴随《通知》正式实施,有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分类新规的正式实施,监管持续推动,信托行业转型和风险化解将同步加速,未来信托公司需要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持续探索创新业务方向。

  曾有业内专家在当时表示,从目前公布政策措施来看,只是笼统的信托业务进行重新划分,但对于如何重新制定集合资金信托管理办法、净资本管理办法、监管评级细则等,都需要逐步完善。

  记者了解到,6月30日,2023年中国信托业年会在贵阳召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在讲话中透露,目前信托业务分类新规已正式实施,金融监管部门将加快修订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和配套监管细则。

  如今随着,配套政策正式推出,对资产管理信托正回购及衍生品业务开展标准明确,成为信托公司标品业务的直接利好。

  对此,金融研究员廖鹤凯在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时表示,监管在信托标品业务层面明确债券正回购以及衍生品业务对信托公司发展是直接利好。信托公司非标融资类业务限制以来,证券投资业务主要是债券业务飞速发展,监管明确业务规范,为信托公司提供更多投资工具和策略选择,将提高信托公司相关产品的多样性和市场竞争力。债券正回购可以提供短期流动性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工具,衍生品业务则可以通过对冲等方式稳定收益预期、管理市场风险,增加信托公司的投资灵活性和风险管理能力。

  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也向记者表示,分类配套政策对债券正回购和衍生品交易明确,对标品信托业务是一种利好。一方面,拉平与其它资管产品之间的监管差距,各类资管产品竞争更加公平;另一方面,政策明确标品业务可投资范围,对信托公司有较好指引作用,展业更有底气。

  记者注意到,针对非标投资,配套政策明确,资产管理信托原则上应当以组合投资方式分散风险,监管部门将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明确组合投资相关要求。对此,廖鹤凯表示,这稳定了信托非标类业务的开展预期,规范非标类业务开展方式,强调合规性和风险控制重要性。组合投资形式有助于信托公司在非标业务中实现更好的风险分散和收益优化。同时,对组合投资形式明确规定也将帮助监管部门更好地监督和评估信托公司非标业务风险。

  “非标业务只能以组合投资形式展开,投资比例、投资形式以及底层资产要求等相关信息还没有明确信息,而且现阶段的非标资产的来源相对有限,监管仍比较严格,业内可能会展开诸如“TOT”产品等业务进行业务合规方面探索。”喻智推测道。

  廖鹤凯同时提醒道,分类细则完善尚处初期,当前只是对市场当下最关注且前期已经有铺垫部分政策方向做出确认,信托公司未来立足服务回归本源就能很好应对。

  资深信托研究员袁吉伟向记者表示,这次的配套政策只是就行业关心的重点问题做出回应,但是对于资产管理业务、重点资产服务信托等业务仍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业务监管政策,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净资本管理制度等都需要完善。

作者:鹿凯
责任编辑:风华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