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LPR“按兵不动”透露什么信号 市场预计三季度可能会迎来降准
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7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3.55%,5年期以上LPR4.2%,均与上期持平。
这一结果已在市场预期之中。7月17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103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和3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持平,分别为2.65%、1.90%。而MLF操作利率是LPR报价的定价基础。
今年6月,LPR 在连续10个月按兵不动后迎来下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调10个基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7月MLF操作利率保持不变,加之6月份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刚刚下调,因此7月LPR报价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此前也表示,当前正处于政策效果观察期,短期内政策利率无进一步下调的必要。MLF利率作为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的锚定利率,其变动会对LPR产生直接有效的影响。在本月MLF利率维持不变的情况下,7月份LPR大概率保持平稳。
分析
三季度有可能实施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相比降息而言,近期市场上对降准的讨论更多。
7月14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后续人民银行将根据经济和物价形势的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邹澜的表述提到了存款准备金率,不少专家认为,三季度可能会迎来降准。
王青分析指出,7月MLF小幅加量续作后,接下来降准落地的可能性上升。MLF操作和降准都能补充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后者还能降低银行资金成本,释放较为明显的稳增长信号。综合考虑三季度宽信用提速的资金需求、未来MLF操作规模,以及提振市场信心的需要,接下来在MLF持续加量续作的同时,三季度有可能实施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最早有望在7月落地,估计降准幅度为0.25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认为,经济复苏面临的内外环境较为复杂,人民银行可能适度降准,通过降准等释放长期限低成本资金,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增强银行信贷扩张能力,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票据利率以及贷款需求指数等数据仍反映目前信贷投放承压,金融数据改善的可持续性仍存不确定性,因此短期内货币政策并不具备转向的前提。低通胀环境也意味着后续宽松货币政策空间较为充足,或更多向结构性政策工具让位,与扩内需、促消费工具形成稳增长政策组合拳。此外,下半年在MLF到期压力较大或流动性明显收紧的时点,不排除央行有降准的可能。
“如此高效且珍贵的工具应在关键时候使用,如信贷增长动能明显边际回落时。”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认为,在诸多工具中,降准所提供的流动性期限最长、成本最低,可有效缓解货币创造过程中的流动性约束,因此政策效果颇为明显。
本组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