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费后门店接连倒闭,向预付款商家如何维权?
央视网消息(记者/杜安琪):近期,多起预付费商家闭店跑路后,消费者维权困难的消息引发关注。有媒体报道,一些倒闭后不退款的商家背后疑似有“职业闭店人”在运作。这让一些消费者对预付款的消费风险产生担忧。
“近年来,实务上出现一些故意钻法律的漏洞的经营者,他们会采取一些涉嫌违法的策略逃避责任,并从中牟利。这往往导致消费者维权艰难。”上海天璇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成表示。“遇到职业闭店人操盘的商家,一定要尽早提起诉讼,同时申请诉前财产保全,以便及时对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财产进行查封、冻结。”
《新闻+》记者:店铺地址搬迁,消费者可以要求退款吗?
李成:如果店铺搬迁导致消费者无法方便地获取原先约定的服务或商品,那么消费者完全有权要求退款。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经营者决定停业或者迁移服务场所的,应当提前告知消费者,消费者有权选择继续履行合同或者由经营者退还未消费的预付款余额。
《新闻+》记者:法律上如何看待职业闭店人的行为?
李成:职业闭店人是一些专门帮老板策划“跑路”的群体,常常在商家面临关闭或经营不善时介入,采取一些涉嫌违法的策略避免商家承担应有责任,并从中牟利。比如,部分经营者会将法定代表人换成偏远地区的居民、老年人或者劳务人员。这类人群名下往往没有可执行财产,使用身份证也较少,即便公司出问题也很难找到其本人。这实际上已经涉嫌恶意逃债。
恶意逃债是一种违法行为,涉及到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根据具体情况,可能构成妨碍清算罪、非法经营罪、合同诈骗罪。同时,如果有证据证明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退一赔三。
《新闻+》记者:准备恶意逃债的商家有哪些特征?
李成:闭店涉及违法恶意逃债,通常会有一些明显的迹象。商家突然停业、大量转移资产、不履行债务或者异常变更法定代表人,都是涉及恶意逃债的情形。例如,店铺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停业,并且没有向债权人或消费者发布任何通知或解释;或者店铺在停业前将资产转移给其他公司或个人,以及异常变更法定代表人。
在进行预付式消费时,消费者可以适当提高风险意识。通过查询商家的财务报表、税务记录等方式,可以了解商家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行为。如果发现商家的财务状况不透明或者存在疑点,或者存在不履行合同义务、频繁更换经营场所等行为,就需要保持警惕。
《新闻+》记者:如何看待预付费机构跑路维权难的问题?
李成:预付费商家跑路维权难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如机构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消费者风险意识不足等。消费者和商家之间本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商家往往掌握更多的商品或服务信息,而消费者很难获取到全面、准确的信息。这导致消费者在维权时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另外,部分经营者专门研究法律法规存在的漏洞或空白,故意寻找法律的灰色地带,钻法律的漏洞,也会导致消费者维权艰难。
遇到涉嫌恶意逃债的店铺,消费者如果穷尽了调解、投诉等多种途径仍然没有成功维权,要注意尽早提起诉讼。并且在提起诉讼的同时申请诉前财产保全,以便及时对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财产进行查封、冻结,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