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款成唐僧肉?甘肃2万检察官下基层核对拨款
检察官无法全覆盖,检察院还在乡镇聘请纪检干部、司法人员,在村一级聘请大学生村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作为检察联络员,协助开展监督工作。
在魏星月不下村的日子里,康家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魏仪便作为联络员负责日常工作,他们的照片、电话号码和所有政策、资金发放情况一同被公示在康家庄村村委会的告示栏上。在甘肃,像魏仪这样的检察联络员已有23252人。
【公开】
惠农政策上墙致上访量锐减
46岁的宋宗勇现在习惯每个月都到村委会大院去转一圈儿。他从宣传栏上可以了解最近又有什么新的惠农政策,以及发到手的低保是不是这个数。
宋宗勇家里共6口人,上有两位85岁的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每个月在砖场打工挣的2000元让他入不敷出。按照相关政策和评级,宋宗勇家每人每个月可拿到58元的低保。
去年6月,一场大雨把他家的墙冲倒了。他拨通驻室检察员魏星月的电话,结合自然灾害评定等级,宋宗勇拿到了500元的补偿款。这500元钱,还是村里社员评定出等级的。
康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新川向新京报记者介绍,2015年该村的涉农资金共220万元、33项。每项资金到了村里,村委会先开党支部会议,再开村民代表大会,“会上讨论最近哪家比较困难需要救济,也会说明为啥你家发了200,他家发了400。”
最终确定下来的资金发放情况会在村委会墙上至少公示15天,同时村里还要将内容报送村检察联络室。
所有信息都痛痛快快地上了墙吗?
“原来我们也有公示,但是不准确也不及时,有时怕老百姓上访,公示两三天就撤下来。以前总有老百姓骂我们,不知道这个钱是怎么发的,总觉得别人发的比自家多,总觉得村干部动了手脚”,做了多年村支书的李新川称,一开始让所有信息都上墙也有顾虑,但大形势如此,再加上检察院的监督,“我们也被倒逼着这样做了。”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