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免疫力”!让“韧性城市”不再遥远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赵狄娜
眼下,提升供水、能源、交通、物流等各类城市生命线系统韧性水平,强化极端情景下生命线工程保障能力,打造一个安全、韧性、宜居的家园,让城市变得更加绿色、包容、可持续并惠及所有人,是现代城市治理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城市化进程加快,各地极端天气频发,暴雨、强风、高温等带来洪涝、干旱等一系列灾害,对城市安全和经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比如2021年的郑州特大暴雨曾对电力系统、通信基站等造成破坏,城市运行出现“卡顿”;2023年的超强台风“杜苏芮”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浙江大学韧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王乃玉表示,城市的任何一个关键薄弱节点遭到冲击、破坏,都可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造成全盘崩溃。增强城市发展韧性迫在眉睫。
2020年11月3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韧性城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此后,党的二十大报告也特别提到,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韧性城市,应对城市化伴随的种种风险,保持其正常运行和快速恢复能力,需要不断地改进和适应,让城市成为有活力的、联动的有机体。
摄影/宁颖
多措并举提升“免疫力”
“韧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如今,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系统越来越精密,运行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大城市,地位特殊、系统繁复,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多,遇到灾害容易发生链式反应和放大效应。如何使城市像弹簧一样有张有弛,凭借自身能力预防及减缓各种压力和冲击,并且迅速从中恢复?各地纷纷深入思考、展开行动。
国内率先提出打造韧性城市的是上海。多年来,上海一直在城市管理运营精细化上下功夫,增加智慧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发展数字化、人工智能,加速建设升级硬件设施,使城市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治理效能不断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增强。同时,采取城市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管控的方式,制定风险管理清单,编撰风险预警蓝皮书,并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借助“一网统管”工程,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和体系的变革与重构,比如建立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实现对城市运行风险的智能感知,用数字化方式辅助城市管理主体决策,实现从市到社区的多层治理主体赋能,进而实现城市的“韧性治理”目标,重塑城市韧性。
除了让城市在洪涝、地震等风险发生时安全运行,对建筑群落、电网系统、地下管网等进行全面风险管控之外,近期,上海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聚焦安全韧性城市建设中的风险隐患,紧盯自建房、承重墙、房屋高空坠物、玻璃幕墙、燃气监管以及防汛防台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主要领导带头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领域开展专题大调研。不仅持续推动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百日冲刺”行动和常态化排查整治,坚持分类施治、一栋一策、一事一议,加快推进自建房安全隐患整治销号,还以12345热线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破坏承重墙投诉点位为抓手,结合“一网统管”加强数据分析,找准问题症结,制定实用管用措施,确保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因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北京成为全国首个将“韧性城市”建设纳入新一轮城市总规划的城市。北京提出,到2025年,韧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建成50个韧性社区、韧性街区或韧性项目,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韧性城市建设典型经验。到2035年,韧性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抵御重大灾害能力、适应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显著提升。
今年特大暴雨后,北京全面启动恢复重建,以“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可持续发展”为总思路将重建工作与韧性城市建设结合起来。
在房山区的一处泥石流隐患点位,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发挥着重大作用,其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遥感、GIS、北斗等技术,结合10个山区的477处重要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布设16类1889台/套专业设备,构建起数据管理、动态展示、预警分析等八大模块,基本实现了对监测点的动态管理和精准防控。通过雨量站、次声仪、泥水位计、含水率仪等多个专业设备,可实时传输监测数据,紧盯隐患点的动态变化。随着降雨持续,系统后台会发出预警提示警报,工作人员对多项数据进行复核后,避险转移的预警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出。此外,系统布设于沟道上游泥石流形成区的雨量站,采用了移动通信和北斗卫星双路传输数据,确保在极端气象条件下监测数据正常回传,可以与气象部门的雨量设备互为补充,为风险预判、监测预警和复盘分析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北京还建立了城市内涝模拟模型,以首都功能核心区为重点,反演内涝积水的位置、面积和积水深度,绘制出核心区内涝风险图。北京市政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汛期前,我们就以内涝风险图为依据,为市应急管理局等部门针对下凹桥、低洼路段等点位进行了风险提示,相应风险点位加强了监测设备布设和抢险人员值守。”
深圳紧随其后。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应急管理局组织编制的《深圳市应急疏散救援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实施,标志着深圳市持续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加快打造国际一流安全韧性发展示范城市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规划》重点指出,建立综合性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以满足多灾种综合应对、多资源综合利用、多功能综合配置、多人群综合适用为原则。整合利用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馆、学校、福利设施、公共人防工程等资源,规划布局24处中心避难场所、150处普通长期固定避难场所和106处高龄群体特定避难场所,可满足约228万人中长期避难需求。此外,《规划》聚焦“全灾种”“大应急”新时代应急救援目标,建立“综合+专业”救援互为补充、覆盖全域、高效协同的应急救援设施体系,共规划5处综合应急救援基地、196座城市消防站、10座森林消防设施、16座海上应急救援设施,构建“综合+专业”应急医疗卫生设施体系,以加强生命与健康安全防线。同时,构建动静结合、分级响应的应急物资储备与配送设施体系,以及陆、空、水等多种途径协同高效、层次清晰的城市立体应急交通体系。
“《规划》在应急疏散救援空间体系建设、空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等方面做出了新尝试,是深圳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韧性城市的最新举措。”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工程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陈湘生说道。
“软硬结合”筑牢“韧性”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曾指出,城市是经济活动和创新的中心,也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疫情后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的变化将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在促成变化的同时,城市也需要适应变化,这当中包括社会变化、经济变化、气候变化,以实现长久的发展。国内外学者也普遍认为,“韧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基础设施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空间韧性、生态韧性、治理韧性等方面,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
“此前关于城市防风险,大多地方最关注消防和生产安全领域,疫情发生后,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为各大城市关注焦点,这两年伴随极端天气增多,如何应对自然灾害也受到全面关注。”王乃玉表示。
眼下,提升供水、能源、交通、物流等各类城市生命线系统韧性水平,强化极端情景下生命线工程保障能力,打造一个安全、韧性、宜居的家园,让城市变得更加绿色、包容、可持续并惠及所有人,是现代城市治理的应有之义。
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研究员曲国胜指出,一个合格的韧性城市应该能够通过系统组成部分的优化、协调、再组织等吸收和适应灾害,从而使损失最小化,快速恢复至正常运行状态。围绕城市韧性能力建设,他提出要以韧性城市、韧性区县、社区以及楼宇、家庭、个人的韧性能力提升为目标,创建中国特大城市及城市群的韧性能力提升理论和实战的应用体系。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迭代,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塑造未来城市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之举。”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薛泽林表示,以智治思维提升超大城市安全韧性,关键是将数字化转型创新与客户端需求结合起来,深刻把握技术为人服务的本质要求,在三个“间”上着重用力。一是“时间”,城市安全韧性智治要引入时间维度,看城市管理是否更加准时敏捷、企业审批是否更加快速高效、群众服务是否更加及时便捷,这些是城市韧性的基本功。二是“空间”,城市安全韧性智治要关注空间维度,看城市管理和治理的线上、线下场景空间是否实现了有效融合,看企业和群众办事是否可以不用跑来跑去而是可以一门办理或者在家线上办理,这些是城市安全韧性的主动仗。三是“人间”,城市安全韧性智治要引入生活维度,看数字化转型的项目是否能接地气,真正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老大难”问题;看数字化转型是否也有烟火气,让技术由“高冷”变得“温柔”,让城市更有人情味、更有趣味性、更有吸引力,这些是城市安全韧性的决胜招。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陶希东认为,我国韧性城市建设的路径与策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树立韧性,形成适应城市复杂巨系统特点的动态风险综合防范意识。建设韧性城市的首要工作应该是无论规划、建设还是管理,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自觉践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人民城市”理念,全面认识并理解城市韧性的真正内涵,并切实转变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理念,形成符合韧性特点和要求的综合风险治理意识。第二,软硬兼顾、刚柔并举,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或结构韧性。城市功能或结构韧性可以分为技术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和政府韧性等几个方面,既包括城市应对灾难风险的硬件设施体系建设,也包括优化决策、提升动员、增加社会交流互动等软件系统建设,为各类灾害和不确定性风险的沉着应对,提供不同系统的最强功能及相互支持体系,这是我国建设韧性城市的重要路径和战略选择。第三,注重全周期治理,提升城市应对风险挑战的过程韧性。过程韧性是针对危机或不确定性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进程而言的韧性界定,分别对应“维持力”、“恢复力”和“转型力”。韧性城市建设重点要围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在全周期采取应对措施,螺旋式提升城市应对灾难风险的韧性能力。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10月下旬刊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