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绿期”悄然延长
一场秋雨让京城快速入冬。但不论是路边还是公园里,仍有不少植物绿得生机盎然。近几年,北京的绿期悄然延长了,这并非全是自然的恩赐,背后还有园林绿化人的功劳。
耐寒乡土树应用更广了
北京气候干旱,多大风,常绿树种少。如何让绿期更长一些?这些年,北京市的城市绿化和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都融入了“增彩延绿”的理念。
最重要的是大规模应用乡土树种。“乡土植物适应本地气候,节水抗旱耐寒,好养活,绿期更长。”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副处长张博告诉记者,“吹上几场秋风,不少引进的外来树种叶子落了大半,但咱们自己的乡土树会很皮实。”
在第二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北京市明确提出了“乡土、长寿、抗逆、食源、美观”的造林方针,可见对乡土树种的重视程度。北京最具代表性的乡土乔木就是“杨柳榆槐椿”,除了椿树因易遭受病虫害栽种较少外,其余几种均在近年来的绿化工程中有较大规模的应用。
灌木和草本成“颜值担当”
在“增彩延绿”科技示范工程中,北京市总共推广应用了80多个新优植物品种,它们为延长绿期做了不小的贡献。
就拿“京绿”白蜡来说,这种树是北京市自主选育改良的乡土树种,比普通白蜡至少晚落叶20天。针叶林能经受严寒的考验,叶片经冬不落,因此,菌根白皮松、油松、蓝云杉等新优苗木,也成为推广重点。
灌木和草本植物也是延长绿期的宝贝。“在做裸露地治理的时候,我们大量使用了乡土地被,比如苔草、麦冬、沿阶草、委陵菜。”张博说,这些植物虽然没有冷季型草坪那么齐整好看,但省水、好养护。乔灌草相结合,不但在视觉上有了丰富的层次感,也能构建起更好的生态系统。
在长安街、建国门等重要节点,北京市还尝试点缀式栽种了一些常绿阔叶树,如北海道黄杨、高接卫矛、大叶女贞。通过营造温暖向阳的小气候,让这些阔叶树能点缀萧索的冬天。
新树没“截干抹头”更健壮
草木是否翠绿鲜亮,还跟树体是否健康、营养是否充足息息相关。
在经历多年的大尺度扩绿之后,京城已经被葱郁的森林环绕,眼下,园林绿化的重点转向了科学养护。以浇水为例,以前树木“靠天吃饭”,下雨就能喝饱,不下雨就渴着。后来有了人工浇水,多是大水漫灌。现在是“按需浇水”,符合植物的生长规律。
改良土壤也是“增彩延绿”工程的内容之一。通过实施“沃土工程”,让枯枝落叶化作黑泥,归于大地,土壤的养分更充足、保水性更好。
绿期延长也跟绿化理念的变化有关。张博说,从前做绿化,新栽的树常常是一根光秃秃的树干,种上之后需要挺长的时间缓苗。现在种的树不会“截干抹头”,自然也就更健壮、绿期更长。
北京晚报记者 朱松梅
提示
落叶时间表
10月 常规年份,从10月中下旬开始,京城的很多乔木就开始变色落叶了,比如美国白蜡、洋白蜡、银红槭、臭椿、火炬树、海棠、栾树、楸树。
11月 11月初是银杏、黄栌、元宝枫的最佳观赏期,将持续到11月中旬,而后开始落叶。再晚些,到了11月底,丝棉木、榆树、国槐、毛白杨、“京绿”白蜡开始落叶。
12月 进入12月就是真正的冬天了。这时,基本上只有柳树还泛着绿意——它是北京市发芽最早、落叶最晚的树种。金银木、石楠等灌木,大约到12月初才会落叶。这时候,苔草、沿阶草和麦冬的颜色也没有那么翠绿了。
今年秋天,北京的气候相对比较暖和。叶子凋落的时间预计会相对延后几天。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