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步,谁是“惊喜向导”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1-09 10:38:08

  在刚过去的2023年,Citywalk的概念红透了。年轻人的步伐变慢了,对城市也投以愈发温柔的目光。

  Citywalk这个概念能爆火整年,既代表了一种新潮的青年生活方式,也象征了一个心境特别的理念:不用被规定和定义,就这么走走看吧,随遇而安,你遇见的都是值得的。

  最近播出的纪录片《我的美食向导》和节目《何不秉烛游》,恰好都是颇受网友关注的“城市探索”主题。一个是探访美食,一个则夜游城市,相当契合当下年轻人的“城市自由探索”心态:从白昼到黑夜,压马路、觅食、发呆、闲聊……走一走,好事自然来。

  今年一开场,我去一座陌生的南方小城出差,机缘巧合解锁茫然旅途的“意外之喜”。在毫无攻略的前提下,我只是因为随便走走,就被两个美妙的时刻戳中。

  午后,我路过一条被大榕树遮蔽的寻常小街时,瞅到好多居民坐在路边吃饭。店里甚至没有菜单,店主指着一锅锅热腾腾的汤水和一盘盘冷菜:“不用菜单,您看着选。”

  我在榕树下的小板凳坐下,老板端上几盘小菜。我好奇夹起入口,竟异常美味。老板露出得意的笑容,耐心讲解了每个小吃的食材和做法。为什么没菜单呢?因为原先菜单印在墙上,老店不免需要屡屡刷墙翻新,店主索性不再重印菜单——反正这家店深入人心,来的都是熟客。

  等到了夜幕降临,我来到这座小城的一个文化广场,那里也矗立着一棵硕大的榕树,挂着彩灯。当时广场上恰好来了一支露天表演的队伍,大人和小孩们都坐在树下观看、欢呼,昏暗的天色和星星点点的彩灯融合成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我未曾料想,这两棵大榕树,竟然成为我短暂工作之旅的美丽注脚,串起了这一天温柔的记忆。

  所以,当我打开《我的美食向导》和《何不秉烛游》,不由感慨,这充分契合了我的所思所得。这两者的开篇不约而同都和长沙这座城市有关:导演陈晓卿去寻找长沙的美食,作家许知远夜游长沙。

  《我的美食向导》是美食纪录片导演陈晓卿第一次全程从摄影机背后走到镜头前,带领观众探寻美食背后的人与文化,借食物本身的玄妙展示千姿百态的地域特色。陈晓卿相信,美食本身就是人文。所有的食物会带我们去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更好地了解我们今天为什么会这样。

  在长沙,陈晓卿体验了老长沙的早茶文化,更从中了解了长沙嗦粉的历史演变,在食物中看到了长沙厚重的过往。

  “白天拥有我们,而我们拥有夜晚。”《何不秉烛游》中,许知远则是长沙这座城市的“夜晚探索者”。

  夜游城市的节目策划,不免让我想到去年网上出现的一个神奇的纪念日——“张怀民被吵醒940周年纪念日”。上学时,你一定读到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现在,每当到了农历“十月十二日夜”,网友们都会玩梗调侃张怀民是被苏东坡吵醒的——“睡什么睡,起来嗨”“怀民亦未寝”,何不秉烛游?

  许知远“秉烛夜游”的开头,却是在热闹的夜市中“落荒而逃”,但他会享受其他时刻,比如他去拜访鼓手文烽,对方唱着“春风拂过长沙,老城全是网红”,感慨故乡的变化之大,他怀念安静、文艺的小巷生活,也在怀念追求理想的自己;在湘江边,许知远遇见了正在打碟的董姐,66岁的董姐经历了丈夫去世的低谷,后来她白日里卖臭豆腐,晚上在街头做DJ组织大家跳舞。

  黑夜里,许知远还来到安静的“絜园”——那是郭嵩焘朋友张自牧的家,园中有戏台。黑暗中,大家打着手电,放飞思绪。树影婆娑,影影绰绰印在墙上。“想想当年这里会放什么音乐呢?”于是许知远他们连接蓝牙音箱听了一首湘剧《大破天门阵》。

  在分享夜游城市体验时,许知远说,最吸引他的,是“在万事万物之间人的行动”。流动的江水、破落的老房子、蓦然兴起的高楼……此间“能看出人的和历史的精神的起落”,他很乐于对此进行探索。而谈及如何理解《我的美食向导》中的“向导”二字,陈晓卿表示,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去理解“向导”这个词:一是带我们去找吃的那个人;另一个是“我的美食也是我的向导”。

  城市是一张巨大的寻宝地图,何不秉烛游,何不成为自己的“惊喜向导”?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1月09日 04 版

作者:沈杰群
责任编辑:王一
来源:中国青年报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