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82年的友谊,历久弥新
4月19日,谷雨。柯城区双港街道汪村村新塘山石室,雨。
82年前的4月19日,同样也是个雨天,“杜立特突袭行动”首批队员来到这里。在这个防空洞里,先后共有51名队员集中于此,度过了一段令人难忘的时光。当天上午,美国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代表一行走进汪村村,探寻先辈的足迹。
美国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代表一行走进新塘山石室,看到了精心布置的用餐和休息场景,墙上投影了“我从来没遇到过像他们这样真诚、爽快、朴实的好人,而且他们已经打了5年的仗了”等摘自美国飞行员们日记的话语,令人动容、久久伫立。据了解,这里曾先后集中了5号、11号、12号和14号四组机组的51位突袭队员,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半个多月的时间。
5号机组成员魏尔德·康特伯格的外孙乔治・邓肯・康特伯格,在新塘山石室门口铜像中找到了自己外祖父的身影,他抬手拍了拍“青年外公”的肩膀,与其“对话”。他在参观时情不自禁地捡起防空洞中的一块小石头,细细摩挲,随后又默默放回原处。
“2018年3月份我来过一次,这次不仅感受到历史,更看到了变化,我愿意常来。”提及小石头,乔治・邓肯・康特伯格有些动容,“我想感受外公曾经到过的地方,但我不能带走它,把它留给历史才是最好的归宿。”
空军航空第十三总站遗址的陈设,详细讲述了降落在浙皖闽赣等地的美国飞行员最后在柯城汪村村集合,再一批批离开衢州的史实。在空军航空第十三总站遗址门口,苏珊·奥扎克向衢州市杜立特行动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郑伟勇询问:“我的父亲,3号机组的领航员查尔斯·奥扎克,和5号机组,谁降落得离衢州更近一些?”
“5号机组是最早到达汪村集合的一批,但是3号机组降落的是离衢州最近的一批。”郑伟勇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如实相告。得到答案的苏珊·奥扎克兴奋得像个孩子,举起双手激动地说道:“我赢了。”苏珊·奥扎克告诉记者,她和5号机组魏尔德·康特伯格外孙“打赌”谁的长辈在迫降中更靠近衢州,她很幸运地赢得了这次“赌约”。“我这次来,获得了更多细节。”
来到法克特墓地时,雨止转晴。铭刻碑上有合拢的羽翼,代表着不再起飞的飞机,而羽翼之下有一块包裹着3号机飞机残骸和一朵来自飞机失事地山谷的山茶花组成的“琥珀”,美国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代表向法克特铭刻碑献上了鲜花。据了解,利兰·法克特是“杜立特突袭行动”最年轻的队员,在杜立特突袭行动结束返航途中坠机身亡,年仅21岁。“我的内心得到了平静,我希望法克特的家人也能感受到,我们知道中国人民也爱他,会照顾好他。”苏珊·奥扎克说。
“在82年前的‘杜立特行动’大救援中,衢州人民倾囊相授,给予‘杜立特行动’队员最好的照顾。”美国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代表刘美远、苏珊·奥扎克表示,他们会讲好“杜立特突袭行动”衢州大救援故事和中国故事,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历史,珍爱和平,在中美民间架起沟通桥梁,让血与火铸造的友谊代代相传。
当天上午,美国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代表一行还参观了沟溪乡余东未来乡村。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让他们倍感欣喜,也希望他们的“第二个家”——衢州,发展得越来越好,相信这段两国民间友谊也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历久弥新……
来源:柯城发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