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头条】低空经济“振翅”,产业链上下游带动万亿市场
图源:卡乐图片 贾琼/摄
作为全球竞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低空经济”正加快融入各行各业,深刻改变人们生产生活,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根据测算,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出台低空经济鼓励政策。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北京等地支持力度的加强,以飞行汽车为代表的低空经济前景值得看好。
民航局:将做好空域分类和改革试点
近日,民航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低空经济发展所做工作及下一步考虑。
民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人驾驶航空飞行活动作为低空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牵引,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截至2023年年底,国内现有实名登记的无人驾驶航空器126.7万架,同比2022年增加32.2%。无人驾驶航空器服务范围已经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
下一步,民航局将加快推进空域分类管理落地实施;进一步提升适航审定能力;协调传统通用航空、无人驾驶航空等低空经济各业态的市场发展;迭代升级低空飞行的安全监管体系。
民航局综合司副司长孙文生介绍,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复杂、使用主体多元,形成了一种容纳并推动多领域协调发展的极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综合经济形态,具有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目前,我国持无人机操控员执照19.4万人。2023年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累计飞行2311万小时,同比增幅11.8%。”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骆洪江介绍。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发展迅速,其服务范围已经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骆洪江指出,当前,无人机物流配送业务已延伸到城市商圈与社区,电动垂直起降(eVTOL)机型的适航审定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
孙文生表示,下一步,民航局将继续配合做好国家低空改革相关工作,加快推进空域分类管理落地实施;协调相关方面共同加强低空飞行活动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改善低空飞行活动的计划审批、空管、气象、通信、监视等服务保障。
“针对低空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新需求,将进一步完善通用机场建设和运行标准,推动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建设;协调传统通用航空、无人驾驶航空等低空经济各业态的市场发展;迭代升级低空飞行的安全监管体系。”孙文生指出。
多地出台鼓励政策
5月22日,四川省第2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四川省研发、制造、空域、应用场景等优势,抢抓窗口期,在新赛道上加力加速冲刺,探索形成一批创新性引领性强的经验做法,加快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推动低空经济尽早“飞起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积极参与相关法规标准制定,构建全过程安全监管体系,确保空防安全、公共安全和飞行安全。
同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其中提出,适度超前布局低空基础设施,完善地面起降设施网。加快《广东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20—2035年)》布点的通用机场建设,推进停机库、能源站、气象站、固定运营基地和航材保障平台等地面保障设施建设。各地市结合实际编制本地区无人机起降设施布局规划,按需建设小型起降点、中型起降平台、大型起降场,形成多场景、多主体、多层次、有人机与无人机兼顾的起降点网络。同时,推动数字低空建设。汇聚整合三维地理信息、城市信息模型(CIM)、低空飞行空域等数据,构建全省一体化数字低空底座,为低空管理服务体系提供数字化基础支撑。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推动浙江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十条措施》。其中提到,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加快布局无人机、通用飞机等高端航空服务业,打造现代化航空产业集群,到2027年基本建成高水平民航强省。加快推进即时配送等新模式发展,鼓励有条件地方将低空应急救援、医疗救护、智慧巡检等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强化物流用地保障,适当降低现代物流类项目亩均投资、税收等考核指标。
另外,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近日发布关于征求《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面向全国,走向国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低空技术服务覆盖全国,低空产业国际国内影响力和品牌标识度大幅提高,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低空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在技术创新、标准政策、应用需求、安防反制等领域形成全国引领示范,带动全市经济增长超1000亿元。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力
据《国家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到203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产业规模将达6万亿元,年复合增速达7.6%。
低空经济想要展翅高飞,需要的不仅是设备启航。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涉及主机厂、基础设施、运营商、培训维修等多个领域,只有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形成闭环,低空经济才能真正运转起来。
东吴证券研究所表示,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为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领域,包括研发、原材料和零部件;中游为低空经济核心部分,包含航空器制造、低空产品和地面系统等;下游为产业融合部分,包含飞行审批、空域备案等,主要为低空经济与各种产业的融合。
具体而言,上游领域主要是指电池、航空材料、飞行控制系统等,电池是“飞行汽车”的主要动力装置,目前以宁德时代、德赛电池、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为代表的头部上市公司都已经涉足并发布相关产品;在中游领域,市场主要关注的是低空产品,大众比较熟知的品牌有大疆、小鹏汇天、亿航智能、纵横股份等,航空器及部件制造企业主要有中信海直、航发动力、中航电机等。
当下“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丰富,下游市场方兴未艾,已经进行商业化探索的应用场景有物流、旅游、农业、消防、巡检等。其中,“低空经济+物流”目前是商业应用中最广泛的场景之一。与传统物流配送方式相比,无人机配送具备方便高效、节约人力成本、减少安全隐患等诸多优势,极大地提升了配送效率;“低空经济+城市管理”已经成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并且在应急救援、城市安防、电力巡检、国土测绘、农林植保、消防等领域都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低空产品中的载人eVTOL一直备受关注,预计将率先打开100公里至300公里的城际交通需求。由于eVTOL飞行前置时间相对飞机明显降低,在50公里至400公里距离通行耗时最短,在舒适性等方面具有优势,有望在100公里至300公里的城际交通中替代大巴、汽车高铁等需求。
“低空经济是一个万亿元量级的赛道,但越是这样的赛道,越不会快速地跑。”专业人士表示,空域使用的复杂性、飞行安全等问题均有可能影响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进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eVTOL商业化需要解决避障、智能驾驶、航路规划、电池技术等方面障碍。eVTOL真正实现产业化还需要在快速监测系统、智能系统、航路规划设计、电池系统进行进一步迭代。但低空经济业态未来的发展规模将远超过新能源汽车。在当下阶段,无论是技术的提升还是应用场景的打造都需要进一步的资金投入。
业内人士坦言,低空经济正逐步从初期向成熟期过渡,无论是技术还是应用场景都将进一步成熟。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无人机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支持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低空经济的上下游产业链将不断完善和发展。同时,国内积累的消费电子生态、通信产业生态、互联网生态,也为低空经济的产业链发展带来丰富的基础生态,形成有效融入和牵引。
(微信公众号“财智头条”综合自:第一财经、证券日报、上观新闻、证券时报等)
编辑:袁凯
校对:风华
审核:龚紫陌
来源:财智头条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