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扶贫助脱贫 看这些乡村正能量带货网红!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张玉荣 通讯员黄碧云 7月23日,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冲投村村民吴再凤忙得马不停蹄,她自己种植和制作的百香果、笋丝已经上线了抖音平台,“明天佛山在我们县城会举办一个扶贫活动,我们村有个展位,我准备到时候做一场直播。这是我第一次直播卖货,学了这么久,我很想试试!”
广佛网络直播技能培训营学员
过去一个月时间里,吴再凤等1375名来自四川省凉山和甘孜、新疆伽师和草湖、西藏墨脱、黑龙江双鸭山、省内湛江和云浮等佛山对口帮扶、合作地区的干部群众和佛山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相关工作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广佛网络直播技能培训营学员。
广佛网络直播技能培训营是在广东省委网信办、省文明办、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办的指导下,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明办、佛山市委宣传部、佛山市委网信办、佛山市文明办、佛山市发改局、佛山市扶贫办联合主办。
广佛网络直播技能培训营主要面向佛山市对口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等工作所涉及的干部职工,包括驻村干部、援建干部;受援地县、乡、镇、村的干部职工,当地企业、合作社、非遗传承人、致富带头人、电商从业者、自媒体人士、大专以上学生或其他对网络电商、新媒体有兴趣的人员;广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相关工作人员等。
贫困村村民争当“乡村网红”
小小的培训“飞书”平台直播间,一头连着专业直播导师,一头连着贫困户和扶贫干部。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的小伙子勒尔古坡今年24岁,在该村农业合作社任副经理,他白天务农,晚上抽时间上课。“我们现在合作社只有10多亩地,我们打算试着种植一些特产,如果销售好再大量种植。” 勒尔古坡说,他参加这次培训就是想学习直播带货知识,销售当地特色的绿色无污染野果。
通过脱贫攻坚,这两年藏林芝市墨脱县格林村通了公路,盖起了漂亮的民房。22岁的姑娘次仁央珍是格林村的村医,这次她和村里几个会识字、能讲普通话的年轻人都报名参加培训, “我们现在真是不愁吃、不愁穿,小孩儿上学也有了保障,目前村里的病人不多,我想通过直播带货卖点村里的特产高原红米,为家庭增加些收入。” 次仁央珍说。
学员孙春蓉是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微电商协会会长,该协会会员单位主要通过品牌代理或者打造自主品牌销售东北特产。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企业销售不乐观,都在寻求出路。孙春蓉说,通知下发后,协会企业都积极报名,通过学习直播专业知识积极带货。
培训实战带动农产品“走出去”
在理论学习同时,为了给学员提供展示作品的实践平台,培训营还安排了“课后作业”——进行优质短视频创作,并将其作为考核毕业学员的标准。培训期间,学员们共提交的抖音视频作品667份,其中在抖音发起的“纷享佛山”“村村开网店”两大话题播放量达7.7万人次。
本次参加培训营参加学员比例
青山绿水间,挑着桶在小溪间打水,灌溉荔枝园……这个充满田园风的短视频出自广州市从化区江浦街道锦三村学员黄惠琴之手。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她和村里其他学员一起打卡上网课,制作的短视频作业发布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外来客来到我们村购买荔枝,销售单价在每斤10~15块,销售单价和销售额都普遍提高。” 黄惠琴说。
吴再凤是第一批获得头条学院官方电子证书的学员。多年来,吴再凤一直在外打工,有了一定积蓄后她决定回乡创业,想通过建立合作社或者电商公司帮助村里的蜂蜜、砂糖橘、番石榴、竹笋、桂皮等农产品销售。最近,她已经成功注册了云浮市郁南县通门镇郁家庄电商服务部,准备干个体。原本培训营要求学员必须提交8个合格视频,干劲十足的她不仅每节课她都会做笔记加深印象,作业也提交了两次,上传近20个短视频,最高播放量1.2万。
“以前我看到什么有趣都发上去,这次培训在人设方面的学习,让我明白了垂直经营的理念,上传视频必须要与卖的产品有关联,主题要固定才好吸粉和促进销售。”吴再凤说,培训期间,她坚持在实践中摸索,不断编辑短视频加强练习,消化所学知识。
接受培训后,云浮市郁南县千官镇旺玖村学员陈世凯的抖音视频播放量从之前是一两百,到现在猛增到几千。他希望佛山市多举办类似活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广佛网络直播技能培训营是今年佛山市“村村开网店·店店有网红”网络扶贫行动的系列活动之一。佛山市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旨在抢抓直播带货风口,通过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合力推进网络扶贫,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凝聚“广佛同城”力量推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