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江:献血149次还要捐遗体
协调管理志愿者工作要面对许多复杂的部门和人,本身是一项特别难做的工作。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刘建江在处理一些杂事的时候就特别注重自己的心态的调整,尤其喜欢用心理学中的同理心来解决问题。
常平一外来务工者因为和东莞一医院发生医疗纠纷,因为这名务工者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经常去医院无理取闹,让医院和公安部门“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无奈,请求红十字会志愿者协会介入。刘建江利用自己同样生过病的经历一点点推心置腹地和该名外来务工者沟通,还向他捐钱送衣服,让其免于在街头流浪,并帮助他写法律文书,通过正规渠道处理和医院的纷争。在刘建江一点点的感化下,这名外来务工者安稳了下来。
“做志愿工作心态一定要和谐,我是老有所乐。”这是已被国家红十字总会授予“终身志愿者”称号的刘建江总结的首条志愿秘笈。
全程陪伴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14年,刘建江从东莞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办公室主任的岗位退下来,投身到另一项他认为很伟大的工作中去,专职负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服务项目。造血干细胞捐献也就是通常说的骨髓捐献,是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治疗的重要前提。
捐献造血干细胞需有一定的科学流程,需要红会的专业人员全程陪同。“我有能力有精力,更有心情去做这件事。”在东莞红会人手有限的情况下,刘建江就主动承担了这个工作。由于造血干细胞捐献必须到广州的大医院才能完成,因此每当东莞有人要捐献造血干细胞,刘建江都陪同捐献者去广州的医院住几天。目前东莞已经有33位志愿者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刘建江见证了其中29位志愿者的捐献过程。
在刘建江的心目中,愿意捐出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都是英雄,他不想让英雄在捐献的过程中感到“孤独”,因此每次都是全程陪吃、陪睡、陪玩。捐献者从起初的体检,到后面的打针、抽血、移植他都会全程陪伴,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积极的心态和他们沟通,缓解其紧张情绪,帮助捐献者解决生活困难。
有的志愿者瞒着家人前去捐献的,刘建江还会鼓励他们大胆地去和家人沟通,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家人的负责。
上周,樟木头小伙蔡德志在广州南方医院为一名香港的白血病患儿献出了造血干细胞,刘建江不仅在医院陪了他5天,陪他一起逛街和看电影,还积极动员他接受媒体采访,呼吁更多的人捐献造血干细胞。蔡德志被刘建江的行动感动,发了一条长长的朋友圈表示感激,其中有一句写道“相比江叔所献的爱心,我的所做不值一提。”
乐观抗癌 他签下遗体捐赠协议
刘建江的头上没有一丝华发,平时爱穿红色的T恤,爱笑爱开玩笑,在一副眼镜的映衬下显得很有活力,甚至可以用帅来形容。开车兜着老伴去幼儿园接孙女,在车上还会不时和老伴斗斗嘴,俨然一个老顽童。当精神饱满的他站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很难想到他已经七十岁了,更不会想到他是一个癌症患者。
2012年,一向身体都特别好的刘建江被查出患有肠癌。在家人都很恐惧的时候,刘建江自己反倒很镇定,“我觉得越怕反而死得越快。上手术台时,我有一种视死如归的感觉。”乐观开朗的性格帮助了他,他成功地完成了手术,并在医院进行了小半年的化疗。化疗结束后,他去西藏旅游了一次。现在快六年过去了,他依旧健康地活着。
每当别人管刘建江索要抗癌秘方时,刘建江都将其归功于自己一直以来所做的志愿服务。“最好的养生方法就是多做善事,做一次公益都是一次心灵的提升。”
谈到生死,刘建江看得很开。2009年,他参加了几次好友的葬礼,于是和红十字会签署了遗体捐赠协议,“死后遗体火化掉多没有意思,被医学工作者抬走,就像去旅游了,让器官去拯救更多的生命,这才有意义。”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