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泗阳退圩还湖测土配方 好环境带来好日子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17-11-27 12:11:14

  洪泽湖北岸,风光旖旎。

  伸入湖中的陆地,江苏泗阳人管它们叫“嘴子”,这是鱼虾生长的好地方。然而,世世代代捕鱼捕虾,并未让这里的人富起来。

  根据江苏的贫困标准,泗阳县共有贫困人口12.12万人。“十三五”期间,这些人口要全部完成脱贫任务。

  坚持生态优先,守住绿水青山,泗阳在富民路上依靠“生态+”“互联网+”“股份+”等形式,把百姓留在家门口,走出了一条记得住乡愁的田园乡村振兴之路。

  水质提升,养青虾年入两百万

  “洪泽湖的水好着哩!虾子生病也很少。”金柱拎了拎虾笼,青虾顿时猛烈地跳起来,“以前在湖上捞虾,一年也就收入1万元多点。现在搞养殖,一年纯收入200万元吧。”再过一个多月,虾子又该丰收了。金柱500亩的水塘,离洪泽湖仅几百米之遥。这里本是一片洼地,湖水涨上来的时候就会全部淹没。

  2012年,洪泽湖开始“退圩还湖”,一个个像水上稻田一样的围网被拆除。金柱家的围网被清理后,就按照生态发展的要求,将阵地转到岸上:他跟村民租了地,把地填高,引洪泽湖的水入塘,养虾、养鱼、养螃蟹。

  泗阳有着“洪泽湖青虾之乡”的美誉。2015年,农业部批准在泗阳洪泽湖水域设立“国家级洪泽湖青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有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招牌,金柱的青虾不愁卖。平时,他家有8个工人,丰收季的时候要请30多个工人才能忙得过来。每年,县里还组织像金柱一样的养殖大户进行好几回技术培训。

  “青虾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水质如果稍不达标,就可能会暴死。虾子好卖,还是因为现在咱们洪泽湖的水质好。”养殖大户刘庆江不仅自己干,还带领300户社员搞起了合作社,统一购苗、销售、分红,带动村民一起致富,每户年均增收1.5万元。

  看到生态旅游的契机,刘庆江还张罗起了亲子农场。“小朋友可以来这里钓钓虾,现在农场的风格就是三四十年前的农村样。”在空旷的工地上,满脚是泥的他畅想着农场的未来。地上晾晒的稻子,哔哔作响。

  绿水富了泗阳人的口袋,这离不开洪泽湖的综合整治。泗阳在洪泽湖周边划定生态涵养区,361条河道设立了河长,19个乡镇街道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形成了“组收集、村集中、镇运转、县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

  结合生态扶贫,推进成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建成了成子湖旅游公路、成子河航道,设计了玫瑰花海、欢乐水立方、花海漂流、观湖望海等旅游景点,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

  电商助力,小花生登上大平台

  下午4点多,苏花食品的一家商店里,店员们正忙着打包裹、发快递。

  这家店是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泗阳馆”的运营主体。后台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线上销售了2000多件产品。主打产品是来自该县八集乡的小花生休闲食品。

  2015年,苏宁帮助当地建了农村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其中涵盖电商培训示范基地、苏宁易购服务站及“泗阳馆”实体专区,打造了集展示、体验、销售、旅游、参观等功能于一体的农特产品集中服务区。苏宁云商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介绍,苏宁易购和众筹平台等建立了全链条、精准化帮扶机制,在产品生产、品牌打造、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等各个环节,对“泗阳馆”进行了打造。

  销路宽了,八集乡的农民也更有积极性了。骆正宝是这里的种植大户,人称“花生书记”。他建了个微信群供村民交流种花生的困惑。对花生影响最大的是地下害虫。年初,骆正宝请了农业专家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新品种种植等进行指导,这些都通过微信群分享给村民进行学习交流。骆正宝还别出心裁,根据花生的生产周期,尝试“花生+雪菜”的种植模式:春秋两季雪菜,加上一季花生,亩均纯收入不下6000元。

  一些不愿意自己种植的村民,也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参股享受分红。据测算,每亩地的收益比单纯的流转每年多出10%。在八集,一个2200亩的全程机械化花生种植基地已经建成。江苏省农科院还专门派了专家,为该种植基地量身打造花生品种,让花生的品质更胜一筹。

  种植之外,村里还引入企业对花生深加工,开发出了炒花生、风味花生、花生酱等产品。八集小花生,也从泗阳走向了全国。

  股份在手,家门口也有致富路

  颜勒村欧润包装加工点,每天都会有30多个村民来这里上班,吴秀霞就是其中一个。

作者:尹晓宇
责任编辑: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