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强市 黄河流域城市共建“农艺园”
黄河巴彦淖尔段三盛公水利枢纽。 (资料图片)
日前,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粮食主产区各市达成共识,共同搭建地市级交流协作机制,探索生态保护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合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并发布了《黄河流域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生态保护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交流协作机制巴彦淖尔共识》。
特色农业强市
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粮食主产区涉及河南、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5省区22市(区)和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个国家级农业高新区。
“无论从地理位置来讲,还是从生态资源来看,三门峡市都是落实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河南三门峡市人大副主任张朝红认为,三门峡市从特色农业大市迈向特色农业强市,要充分利用山地多、丘陵多、温差大的特点,发展高山农业。目前,三门峡市已形成高山苹果、食用菌、中药材等八大特色产业。2019年,全市特色农业产值达20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5%。
山西临汾市推进四大特色农业板块建设,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特色产业。全市17个县(市、区)全部确定了“1+N”个优质特色产品,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近1200个。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确定了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的重大战略,以“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编制了粮油、果蔬、肉乳绒、蒙中药材、饲草、生物质能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为解决近一半耕地的盐碱化问题,巴彦淖尔市与清华大学、南京土壤研究所等17家科研院所合作,引进73家企业21项改盐新技术。目前,建成中外合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建成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万亩、农牧业示范园区130个、田园综合体29个,农产品出口93个国家和地区。
“河套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一年多来,我们全面打响‘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倒逼生产经营主体生产高品质产品。”巴彦淖尔市委书记常志刚说,“如今,‘天赋河套’品牌已成为带动优质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实现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重要引擎。”
共推沿黄流域高质量发展
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宁夏5省区共22市(区)和2个国家级农业高新区携手助推河套灌区、汾渭平原实现跨越发展,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保护黄河、治理黄河、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流域各地市责无旁贷。
巴彦淖尔境内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要素齐全,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多年来,由于农田退水和部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进入乌梁素海,加之生态补水不足,乌梁素海水质曾一度恶化为劣Ⅴ类,湖区面积大幅缩减。为此,巴彦淖尔市实施总投资56.78亿元的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在上游乌兰布和沙漠,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和中国—以色列(巴彦淖尔)防沙治沙生态园,积极探索沙漠治理与光伏发电、沙草产业等绿色产业相结合的可持续治理模式,阻止泥沙流入黄河、侵蚀河套平原。在城镇和工业园区,实施点源污水“零入海”行动,实现城镇污水和工业园区废水全部收集、处理、回用,不再排入乌梁素海。在河套灌区,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贴,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和可回收地膜,引导农民和企业绿色生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在乌梁素海湖区及周边,实施入海前湿地净化、网格水道、清淤、生态补水等工程,进行内源治理。采取草畜平衡、休牧轮牧等措施,修复乌拉特草原生态。通过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全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需要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统筹谋划”。陕西省渭南市副市长杨武民说,一年来,渭南市细致开展耕地重点监测采样工作,制定耕地土壤污染修复治理试点方案,全市受污染耕地土壤安全利用率达92%。全市持续推进实施化肥减量项目和农药零增长行动,2019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97万亩,推广应用生物农药383万亩。(记者 陈力)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