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生成的心理逻辑及特征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5-23 09:16:25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沉的自信,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探索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生成的心理逻辑及特征,不仅有助于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还对培养能够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认同感的形成

  文化认同感是个体对其所属文化群体的价值、信仰和习俗的认同和接纳,是对文化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坚信不疑的态度,涉及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和跨文化研究等。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文化自信是文化认同的升华,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确信和肯定的稳定性心理特征,是一个动态和变化的过程。对大学生而言,这种认同感是建立在对本国文化的了解基础上的,是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通过历史教育、文学作品研究以及对传统艺术的接触,学生们开始理解并欣赏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可以使学生在全球化的多元文化交流中维护自己文化的独立性和尊严,形成稳定的个人和社会身份。此外,文化认同感也在学生解读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时起到关键作用,它塑造了他们如何看待自身社会的角度和立场。

  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互为促进和支持。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对自身文化深刻认同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坚定的文化自信;同时,坚定的文化自信,能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文化认同。大学生在认同本国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实践和研究,逐渐建立起对本国文化优势和特色的认识。这种认同感能激励他们探索和传播本国文化,在多文化环境中展示本国文化,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本土文化深层价值的兴趣和动力,进一步加深对文化的认同和热爱。通过校园文化课程和活动,大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探索和理解本国的历史、语言和传统,从而建立起对这些文化要素的深厚感情。这种深厚的情感联系不仅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豪感,而且在与其他文化的比较和交流中,提供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帮助他们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随着文化认同感的增强,对本国的文化自信也随之增加。

  文化认同与自我认同在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相互促进。一是文化认同促进自我认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参观历史博物馆、学习传统音乐和舞蹈、观看戏剧影视作品等,不仅学习到丰富的文化知识,还在潜移默化中加强文化认同教育。通过深入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理解,还能此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培养文化自觉,促进跨文化交流,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更深层次认同,强化自我认同,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积极心理品质。二是自我认同促进文化认同。清晰、稳定的自我认同,有助于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始终保持内心的坚定和自信,能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文化立场。通过深入反思和探索,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清晰自我身份,不断进行文化认同的反思和重构,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世界,更加自信地面对自己的文化,主动参与文化传承和创新,进一步促进文化认同。

  二、价值观的内化

  价值观的内化是指个体通过社会化过程逐渐接受并将社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融入自身行为和思考模式中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弗洛伊德认为,遵从快乐原则的本我(id)和遵从现实原则的自我(ego)都是非道德的,而遵从至善原则的超我(super-ego)则是社会价值经由父母、教师和社会教育内化的结果,这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涉及认知、情感和实践三个层面。从人成长的阶段来看,青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中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未来的人生可能会走弯路甚至迷失方向。价值观作为“文化”中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是人们对于价值、意义、善恶、美丑等方面的基本看法和判断标准。在大学期间,学生接触到多元思想和观点,通过课程学习、师生交流以及同辈互动,他们开始评估、选择并采纳那些与个人理念相符的价值观。通过这种价值观内化的过程,大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将这些价值观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未来职业生涯中,而且这些价值观将成为他们评判行为和决策的基准。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复兴。

  价值观的内化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一个社会大多数民众所信奉或各种价值取向大体一致的价值观将逐渐成为“主流价值观”,它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和追求,是构成社会文化和精神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涵盖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精神层面,还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和文化认同感。首先,作为文化自信的基石,使大学生在面对多元文化冲击时,能够保持坚定的文化立场,不轻易动摇。同时,是增强文化认同的“助推器”,当大学生通过“内化”,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中时,他们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从而发自内心地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文化自觉,塑造文化品格,拓宽文化视野,在传承与创新中培养文化自信。

  主流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上的连续变化过程,将主流价值观深深根植于个人的思想意识中,并体现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达到知行合一。一是从认知层面对主流价值观有清晰、深入地理解和认识。通过阅读、讲座、讨论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主流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把握其精神实质,并不断思考这些价值观与个人生活、工作的关系,领悟其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二是从情感层面对主流价值观产生情感认同,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和认同,自发地将主流价值观融入个人价值观、生活经验和人生目标。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和志愿活动,在实践中感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主动将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稳定的价值观体系,指导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三是在行为层面,用实际行动来体现主流价值观的要求。在认知和情感的双重驱动下,通过不断实践,持之以恒地贯穿于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将主流价值观外化于行,积极传播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三、社会化的比较

  社会比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在1954年提出,是个体在缺乏客观的情况下,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它是个体在评估自己的能力、成就或文化价值时,将自身与其他人或群体进行对比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在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学生在校园环境中经常会进行社会比较,尤其是在全球化和多文化的背景下,通过比较,他们不仅评估自己的成就和能力,还会评估自己的文化价值和地位。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们频繁接触到各种文化,通过比较他们能够观察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联系,认识到本文化在全球文化版图中的位置,分析本文化的独特性和优势性,清楚地看到本文化与其他文化在各方面的相似之处和差异,这是文化自信形成的重要基础,对自身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有着重要影响。

  在社会比较中增强文化自信。通过与其他文化的比较,人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魅力,这种认识有助于人们更加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如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哲学深度,在与他文化进行比较时,会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儒家的仁爱思想和道家的自然哲学,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属的文化群体的特征和身份,从而更加珍惜和认同自己的文化,增强对本文化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同时,通过了解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人们可以从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竞争力。通过国际交流、学术比赛、文化展示、作品赏析等活动,展示本国的创新和成就,在展示中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提升本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通过社会比较,既可以带来压力和挑战,也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通过社会比较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文化传承和推广中,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社会比较中发展文化适应性。一是促进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通过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老师和同学互动交流,学生会开始注意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比较中不仅能认识到本国文化的优势,也会意识到发展潜力和改进空间,从而激发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二是激发内生动力。在学习和了解的基础上,推动他们思考如何将本国文化优势与全球化趋势相结合,学习如何在不同文化间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提升自我,以更好地适应和融入不同的文化环境,同时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是促进交流与合作。在了解和比较不同文化的过程中,凝聚共识,互学互鉴,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用“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逐渐增强文化自信。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融入到风云变幻的世界担当大任中,以开放的眼光、开阔的胸怀,为走向世界,站到国际舞台中央做好准备。

  四、归属感的增强

  归属感是个体在某个社会、文化或群体中的感觉,是一个人感知自身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可的心理状态。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天生具有与他人建立联系和融入群体的需求,当这种需求得到满足时,个体就会产生归属感。同时,通过对他人和群体的了解,逐渐形成对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认知和评价,逐渐找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强烈的归属感可以帮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和稳定感,增强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满意度和参与度。在文化层面,归属感使学生感受到与本国文化的联结,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当文化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的传播过程中,个体或集体通过对文化的认同、接纳和传承,形成了与这种文化紧密相连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不仅让他们感受自己与这种文化的深厚联系,还让他们愿意为这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归属感的增强促进文化自信建立。归属感的增强,直接促进了文化自信的建立,这源于对文化价值和文化传统的认可和接受,从而更加珍视这种文化,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推动文化自信的建立。归属感的增强,会更加认同该文化的价值,进一步深化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当学生在校园活动中体验到深刻的归属感时,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随之增强,感受到自身是本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动承担起优秀文化传承的责任和重担。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不仅能在文化交流中积极表达和推广本国文化,在文化多样性中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还能在面对外来文化挑战时更加坚定和自信。

  大学阶段是培养青年归属感的重要阶段。“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一是积极参与校园活动。通过广泛参加各种讲座、展览、社团活动、演出等,在不断探索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在交流分享中感受情感连结,增强归属感。二是积极融入校园生活。通过关注校园新闻、参与校园活动,与师生良好的互动交流,让自己真正融入校园生活,通过主流思想的浸润,深入了解和践行本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强化对本文化的认识和归属感。三是拓宽国际视野。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年不仅要有家国情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能胸怀天下,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通过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关注国际时事等方式,拓宽国际视野,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共性,在比较学习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作者:陆媛,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


作者:陆媛
责任编辑:田小介
来源:光明网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