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暖心服务做到患者心坎上
作者:济兼(媒体评论员)
据媒体近日报道,江苏省卫健委发布消息称,决定在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惠民实事项目,适用于在普通门诊就诊、检验检查当日不能完成或不能获取报告需要复诊的患者,3天内找医生看检查报告无需再挂号。措施推出后,赢得一片叫好。
优化就诊流程方便群众看病、改善就诊体验,一直是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努力的方向。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现阶段医疗资源总体上供不应求,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公立医院长期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加之一些患者对就诊环境不熟悉、流程不清楚,看病“流程多”“跑断腿”一直是患者就诊的一大难题。此前,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部署推动各地医疗机构开展“改善就诊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等主题活动,全国多地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探索推出公立医院首诊后3天内“复诊免费”等措施,取得积极成效。
门诊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就诊体验。如何提升医疗机构运行效率,改善患者就诊体验,不仅可以通过推行复诊免挂号等措施帮助患者节省开销,更需要在患者就诊更省时、更省力、更省心上下功夫,拿出更多务实举措。
建立明晰的就诊导诊机制,让患者就诊更省时。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大量医疗机构将预约挂号功能放到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使得预约诊疗服务的形式和载体都更丰富,方便患者“一键挂号”。同时提升分时段预约诊疗精准度,方便患者合理安排就诊时间。有的医疗机构开发出“手机报到”功能,新增自助加号功能,免去患者在科室与挂号处折返跑,让患者就诊更从容。充分利用各类就诊系统、叫号系统、检查预约系统,形成“一张图”的认识,让患者对就诊流程心中有数,降低就诊时间成本。
持续优化门诊流程设计,让患者就诊更省力。患者到医院,最苦恼在不同楼层、不同窗口分头挂号、排队、检查、交费,手续多、流程多、病人多,往往“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这就需要医疗机构合理设置门诊候诊区域,通过升级自助服务机应用等,实现医保统筹报销、自助挂号、加号、取号、报到、打印检查检验报告及发票清单等一体化处理功能,打造诊疗闭环,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无效行动空间。借助电子化手段,让患者更便捷获取挂号、就诊、支付、取药等服务,缩短门诊整体等候时间,同步探索“先诊疗后付费”“一次就诊付费一次”等方式,让信息和数据“多跑腿”,帮助患者“少跑路”。
设置“绿色通道”,让特定群体患者就诊更省心。医疗机构的服务对象具有特定性,特别是老年人、儿童、有障碍人士、孕产妇等特殊群体就诊,更加需要借助医疗机构的人性化支持。近年来,不少医院针对上述特定人群开展就诊环境的适老化、无障碍等改造,改善便民设备租借,推行上述特殊人群门诊优先服务。同时,需要考虑老年群体、残障群体在使用电子设备就诊等方面的不便,通过完善配套措施,为他们办理各项手续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还需探索应用人工智能分诊系统,实现就诊人群的合理分流,针对性优化复诊患者、首诊患者不同的就诊流程,发挥好志愿者和引导员的就诊引导、秩序维持等服务,真正将暖心的服务做到患者心坎上。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22日 02版)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