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进策略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3-06-07 16:11:21

1686125349847082.png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研究所王大华教授

中国小康网讯  5月30日,“健康中国论坛2023”在北京举办。论坛由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主办、北京盛心集团承办,《小康》杂志社协办。这是国内首个从政策研究视角推动健康中国行动的国家级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研究所王大华教授现场做主旨演讲,演讲内容如下: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参加首届健康中国论坛2023,前边听了很多领导专家的报告,大家有很多共识。我是做老年心理研究,我的视角就聚集在老年心理相关问题,希望我的报告能够反映一些情况、对政策研究有一些启发。今天在这里我将个人一点粗浅的思考分享给大家。    我要讲三个问题。

  我们在做老年心理研究的时,首先要理解心理健康应该包括什么,然后从发展心理学视角去理解它。我是做毕生发展研究的,这个视角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也让我有很多洞察,所以今天的分享也是从发展的视角来看老年人心理健康,它是有一个系统性的。最后说一说我们怎么样做一些促进的策略,我将从个人的角度和社会支持的角度来分别谈。    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基本定义。健康不等于没有病,它应该比这个更宽泛、更好。从发展心理学视角来说,研究人一生发展通常把它分成这样三个维度:认知的发展、情绪情感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心理健康也可以从这三个纬度来理解。

  认知发展的健康就是认知功能良好,这不是简单指会计算,反应速度快,还包括对客观事物判断是符合逻辑、符合现实的。

  情绪情感功能良好,是大家最容易理解的,跟心理健康相关的维度。在国民认知中,说到心理健康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情绪。情绪功能健康,就是能让自己保持比较稳定的内心充实和愉悦体验。

  社会功能的健康,从个体自身角度来讲,指他和周围的人的关系正常,能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履行社会规范的基本要求。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受什么因素影响?发展心理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两个视角。

  第一个视角是时间系统。每一个人的整体性,一方面体现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整体性,即刚才说健康的三个方面,这三方面互相交融互相影响,它具有整体性。另一方面,整体性体现在时间轴上。我的现在是我过去的结果,我的现在也是我未来的原因,所以我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个整合体,这是时间维度上人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这对我们理解心理健康有什么意义呢?比如说,我经常跟年轻人聊天,他会告诉我“我爷爷奶奶怎么了,我爸爸妈妈怎么了”。我会说,那你一定要知道他经历了什么,有的是当下,有的是过去的经历。如果我们关爱老人,关注他的心理健康,不妨去了解他的人生的心路历程。有一些过去的种子在那里种下了,这样我们才能够了解为什么前30年都没有爆发的他,现在爆发了。    大家都听说过哈佛大学有一个历时70多年的追踪调查,他们追踪调查了700多人,这个研究结果已经正式出版。2015年,当时的项目负责人做了一个TED演讲,它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有更温暖的关系的童年的人更容易有幸福的老年。这并不是说童年不幸,成年就一定不幸。而是强调,你曾经经历的会影响你的未来。发展心理学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理论叫人格一生健全理论,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提出的,它把人生分成八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我们的人格发展都有一个重要的发展任务,从最开始的安全感、信任感到老年的完满感,都是我们人格健全一生的任务。这里很好地告诉我们,人格健全是健康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老年健康不是老年阶段的事,研究老年人不能够把他和他其它年龄段的经历割裂开。我们要把老年人放在一个时间轴上,个人的生命史要在全周期的生命史上来看。幸福的老年人有曾经被温暖对待的童年。未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否和年轻时有没有得到爱得到温暖有关系。前面几位专家都提到现在的小孩子心理不健康。我们不单单忧思现在,他们未来可能是不健康的中年人,可能是不健康的老年人。我们要关注当下的老年人,更要注社会的发展。    第二视角是空间系统。每个人都处在社会环境当中,从人类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角度看,老人在家庭中,家庭在社区里,社区又在社会中,简单来说可以分成从小到大三个环境。对于老人最直接影响的就是他的家庭环境,有大量关于老年独居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独居和非独居相比,在抑郁、焦虑和孤独等指标上都明显偏高,对于变老的态度明显消极。对于老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说,他身边有没有人非常重要,家庭环境好坏更会直接影响老年心身健康,比如夫妻打架、子女不孝、债务纠纷,这些是直接让老人心理健康进入高风险。社区也非常重要,虽然它不是每天24小时影响着老人,但老人的家庭是在社区当中。比如,欧洲的研究人员设计了认知症小镇,认知症患者生活在各种支持、包容和接纳的环境中,他们的生活质量会更好,他的病情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延缓。所以社区是非常重要的。

  最外层是社会。社会可以包括什么呢?比如政策法规,我们国家出台了这么多扶持老年服务的政策,这些都是有利于我们改善老人心理健康的。还比如社会对于变老的态度,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文化习俗都可能会影响到老人心理健康的。举一个例子,在研究中,我们用中年人做被试,我们让他想象自己变老了之后,会是一个更积极乐观的老人,还是会是一个比较消极的能力、比较差的老人。我们给出两种形象:一种是非常有活力的、有能力、有价值感的老人形象,另外一种是比较消极的、觉得没有能力的老年形象,问中年人将来会像哪一种,多数会选择好的老人形象,我们继续测试他们的主观记忆。结果发现,不管是给他一个积极老人形象还是消极老人形象,他的主观记忆效能都下降了。我们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给予一个积极的形象,应该是激发了被测者好的能力展现或者效能,但仍然记忆效能会下降。后来发现其实根源是只要给了一个老人的形象,无论积极或消极,被试者都不想变成那样,他会被启动消极效能,这是非常可怕的事。在当前社会,谈老色变是一个问题。

  接下来我们说说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进策略。

  从个人调节的策略来说,主动健康这个理念非常好,要学会主动健康。

  第一,不断地学习,要终身学习。但是我们不要把老人的学习想象成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只要他对新事物有开放性,只要他愿意听听、愿意看看、愿意摸摸、愿意试试、愿意跟人交流,这都是学习,它能激活大脑。认知症有一个很好的日常训练,就是给点大脑的刺激,干点事,刻意地记点东西,刻意地学点东西。研究发现会两种语言的老人,得认知症风险的概率比较低。通过接触新事物还能更新我们的理念,有些老年会对后来者说,“你就照这个方法做,我当年就这么过来的”,这就有些保守了,那些经验是50年前的,现在已经是50年后,经验已经不适用了,不是完全不适用,要调整,这就需要我们的长辈去学习,去了解现代社会发生了什么。   第二,要恰当处理情绪,接纳情绪。情绪是会直接困扰老年人的。我们要恰当地处理情绪,简单来说就是三件事,第一要接纳自己的情绪,人是吃五谷杂娘,七情六欲本身就包括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看到花落下来会哭,被人骂了一句会生气,这是正常的。要接纳自己的情绪,有情绪是很正常的。情绪是什么,情绪有它的生物基础,如果是负性的能量,要宣泄出去。怎么宣泄?可以找人聊天,找能听你倾诉的人。我们的国民心理素养确实要增强,除了自己识别情绪之外,还要有一些倾听的技能,大家彼此之间都能要有一点爱心和耐心。从认知上看,这个世界永远是多元,一件事的利弊是同时存在的,一件事哪怕是一个教训,那也会让我们以后变得更好。人生可以经历一些挫折,克服困难之后免疫力会提升,心理免疫力会提升。所以我们要更多地去正向思维。正向思维可以有效排毒,排谴消极情绪。

  第二,要保持社会连接,和家人搞好关系。老年人要去参与社会活动,加入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够好,就有了心理健康的保护伞。社会关系是老年人的堡垒。老了之后,我们不要更强,我们要更有智慧。我们加固堡垒,就会增强心理健康的资本。    我是做老年人心理研究的,很少从社会宏观层面研究问题。最后,勉为其难地讲一些社会支持的策略,说的不好大家原谅。

  第一个社会支持策略,政府要继续加大提升大众心理健康素养。2015年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中,涉及心理健康的仅仅6条,其中跟老人相关就1条,这是非常的不够。《民生周刊》2021年做了一个调查,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达到23%,2019年是19%,总的来说太低了。我们整体的健康素养都这么低,惶论心理健康素养。我们特别关注失独家庭,我们做了一个全国抽样调查,进行了2000多个抽样,18-60岁之间,在调查中,因为涉及到失独,所以问了一些跟哀伤相关的科普知识,只有20%的人具备一些哀伤基本的知识,我们问到愿不愿意去了解有关知识,90%的人是非常需要的。这里可以看到老百姓有这样的需求,我们的设计可能还不够精准。

  第二个社会支持策略,要加大力度传播科学理念。首先,要纠正消极老年刻板印象,消除年龄歧视。有时候年龄歧视是非常隐性的,过渡地照顾他,前提就是你假设他不行。第二,要倡导发展导向的老年观。现在铺天盖地地说“养老”,我觉得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它会告诉你,你要被养的,这是非常被动的。但是我们做老年大学学员调查发现,60到69岁的学员在老年大学收获了积极乐观幸福,他们发现自己可以学很多新东西,增长了能力,他们完全是具备这样的一种潜能,并且他们乐于去学习、去成长的,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目标,养老不是生活目标,所以我们倡导的生活理念要改变一下,“养老”这个词我建议慎重,不要一说到老就用“养老”来说事,它现在覆盖的外延和包括的范畴太大了。   第三个社会支持策略,要消除对心理健康的污名化。说心理健康一定是针对有病的人,这是一个偏见。还有个偏见就是做心理健康服务就应该是免费的、公益的,如果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做公益,其实就是认为心理健康是可有可无的,是缝缝补补的事。    最后,说一下关于老年人的分级分类。社会可以按照老年人的能力来分级,分为活力老人和能限老人。对活力老人,要拓展他的社会参与,帮助他自我价值得到实现。能力有限的老人,倡导的是实现自主性,给予保障与安全感。如果一个人有能力、有价值感、有自主性,心理健康就大致没有问题了。    以上是我的报告,谢谢大家。

 【王大华简介

王大华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博士后,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和老年心理学的研究。现任中国老年学会常务理事和老年心理分会的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委会和老年心理学专委会委员。

编辑:周经韬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王一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