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者陈剑的2023年十大期盼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3-02-16 13:30:31

  【作者简介】陈剑 中国民营经济50人谈成员

  告别壬寅虎年,迎来了兔年癸卯年。兔年有什么期盼呢?关键词,常态。期盼经济增幅高一些,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一些,人们的自由空间多一些,包括言论自由、公众号刊发文章的自由能够提升一些,法治中国基础夯实一些,民营企业界人士对未来预期清晰一些,中国在全球的朋友多一些。

  一、国泰民安,政府政策保持连续性

  中国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十分重要。今年三月,全国人大将选举出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期盼中央政府出台的各项大政方针保持连续性,波动幅度少一些,在尊重市场规律前提下,给市场以清晰预期,进而推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二、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理念,应有一系列制度建设保障人民至上的理念能够成为全国人民的意识,全党意识,党的领导人意识。从而更好摆正党和人民关系,领导人和人民关系。各级领导人,包括正国级领导人,只能是人民公仆,不是人民的老爷,只有树立这种意识,有利于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沿着正确发展方向前进。

  三、始终站在人类道义与良知这边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逐渐扩大,中国始终站在人类的道义与良知一边,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尊重和认可。重要的是,中国在国际舞蹈上有着鲜明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对那些赤裸裸的侵略行为、导致无数平民死亡的战争,必须进行严厉谴责。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够在全球赢得更广泛尊重和认可。

  四、 成立老龄事务部

  2022年,60岁及以上人口2.8亿,占全国人口的19.8%,较之2021年,老年人口总数增加了1268万,增长了0.9个百分点。2023年尤甚,1963年出生的2950万兔子,其中绝大多数将迈入60岁门槛进入兔年。 中国老年人口增长之快,数量之大,带来的诸多老龄问题需要应对。迫切需要设立专门机构。笔者2年前提出的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老龄事务部的建议,在社会上产生一些积极影响,期盼能够得到回应,并落地。

  五、重大事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进入转型期的中国,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重要的是能够及时回应社会的关切,及时解决矛盾和问题。不仅有利于政府改工作,也有利于政府提升自身形象。这需要信息公开成为常态。避免一些事情,由于不能够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而发酵成为重大舆情事件,直接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例如,2022年F县事件,政府五次被动回应,至今质疑不断,不利于政府公信力提升。

  六、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制度和法律保障

  党的20大和2022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再次提出“两个毫不动摇”。并提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上述措施落实到位。与此同时, 应当对那些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旧的意识形态、社会上攻击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些言论进行认真清理,切实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而不是间歇性的提振信心。

  七、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

  中国是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这样一个清晰定位意味着,解决好14亿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为14亿中国居民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仍然是中国政府最迫切也是最首要的任务。

  虽然近年来中国脱贫攻坚取得成就巨大,应当给予积极肯定。但还是低水平且不稳固。况且,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低,政府为农村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和产品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而,在承担国际责任与做好中国自己事情中寻得平衡,把解决好自身问题放在首位,仍然是中国各级政府重中之重。

  八、 提升对批评的包容度

  宪法第41条指出,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宪法神圣,宪法规定的庄严条款应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尊重。公民对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的批评,是公民的权利。不能 一看到批评就怀疑是境外势力,就质疑是何动机,并采取各种措施阻挠。这不利于政府的进步。因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提升对批评的包容度,提升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敬畏程度,十分迫切。

  九、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20大报告提出的“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意义重大。用人类共同的语言说话,形成共建美好世界最大公约数。这意味着,相互尊重是基调,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交流互鉴,开放包容原则,就需要少一些谩骂,少一些诋毁,多一些沟通。多看看各国的长处,多增加一些共识和交流,多用一些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来看待这个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够赢得广泛尊重,才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保持内外语意的大体平衡

  中国正在大步走向世界。中国的对外语系,基本内容应当是对内语系的延续,特别是对一个开放大国来说更应如此。而不应是两个不同的语系。不然,在中国几乎与全球保持同步联系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因为两种语系的不平衡,而影响自身形象。例如,既然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人权普适性原则得到了尊重,就不应当再出现特色版本的解释。这样,不利于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形象的塑造。

  【陈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组委会执行主任兼秘书长、中国民营经济50人谈成员、健康中国50人论坛执行主任、(雁栖湖)健康发展论坛执行主任】

作者:陈剑
责任编辑:康小君
来源:常态发展微信公众号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