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内向不爱说话,就是得了孤独症吗?
2024年4月2日,是继200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后的第17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是为了提高大家对孤独症儿童的关注而设立的,这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也正在渴望被看见。
美国CDC2023年3月底公布的孤独症筛查数据显示,每36名8岁儿童中就有1名被确认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ASD),而早在几年前这个数据还是1/54。且《中国孤独症(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数据也曾显示:目前中国的孤独症患者已超1400万,其中0-14岁的孤独症儿童达300多万。
内向、智力障碍、情感淡漠......如此种种是大家打在这群孩子身上最牢固的标签,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孤独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图源:卡乐图片 宁颖 摄
了解孤独症 关爱“星星的孩子”
深圳市儿童医院心理治疗师陈俏如介绍,孤独症,即自闭症谱系障碍,通常起病于婴幼儿期。每个患儿的表现各不相同,核心症状包括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兴趣狭隘和重复刻板行为。通常,在孩子2岁之前,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是否存在“五不”行为,即不看或少看、不应或少应、不指或少指、不语或少语、不恰当使用物品和言语表达,以进行早期识别。此外,患儿可能还会出现对日常声音和灯光过于敏感、对秩序要求过高、与家长对视少、难以遵守社交游戏规则、难以和同龄孩子建立和维持友谊等问题。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表现或类似行为,家长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寻求医生的专业判断。
“目前,孤独症尚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治疗途径为康复训练,包括社交训练、言语训练、行为管理等。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孤独症患儿常出现共病的发生发展及情绪问题,要结合实际共病情况和专业评估设置干预方案。”陈俏如表示,早期发现、及时进行综合性干预,部分患儿可通过融合教育回归社会正常生活。
陈俏如提示,当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时,家长可能需要逐渐调整心态,为孩子提供正向的家庭支持,积极为其寻求科学干预。同时,家长应积极学习孤独症的专业知识和干预方法,参与到孩子的康复训练中,以提升训练效果。
认清误区
误区1:孩子是性格内向,不愿意社交而已。
孤独症儿童常被误解为性格内向或不喜欢社交。实际上,他们不是不想与人交流,而是由于神经系统的异常,他们难以理解和应对社交情境,进而面临严重的社交障碍。他们可能在解读面部表情、理解情绪或分享情感上存在异常,导致社交障碍。
误区2:孩子得病,是因为父母关爱太少。
孤独症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永久性神经发育障碍,与父母的关爱程度无关。尽管目前孤独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有研究表明,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环境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等。
误区3:只有儿童才会得孤独症,孩子长大就好了。
很多人认为孤独症只影响儿童,疾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好转,其实不然。虽然部分孤独症儿童在成年后会拥有一定的沟通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摆脱了疾病的影响。很多成年孤独症患者仍面临着严重的社交和沟通障碍,他们需要持续接受家人、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早期干预和支持,许多孤独症儿童能够在社交、沟通和生活技能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图源:卡乐图片 贾琼 摄
呼吁提高早治疗早干预的意识
经过大量个案和医学研究证明,孤独症是可以治疗的。
唯嘉儿科发育行为儿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颜华表示:轻度ASD孩子经过高强度、长期、科学的早期教育、训练,大部分ASD孩子可以回归家庭、社会,他们一样可以上学、工作、成家立业。一些中重度ASD孩子经过长期的科学干预,症状也会转为轻度,能力会有明显提高,且干预得越早,预后效果会越好。
呼吁更友善的环境
其实就算是我们,也会因为进入一家新公司、参加一个不熟悉的聚会而感到尴尬和无所适从,他们只是比我们更特殊一点。
孤独症孩子就像一颗孤独的星星,正在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慢速度旋转,但是再渺小的星星,也会有发光的时刻。
所以如果身边有孤独症孩子,请尝试用更加包容、和善的心态去对待他们吧。
(中国小康网微信公众号综合人民网、健康中国、星辰在线)
编辑:周经韬
审核:王芳
来源:中国小康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