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每日科技】“中国天眼”新发现76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
2023.10.7
9月气温刷新最高纪录,2023年或成最热一年
欧洲联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10月5日说,今年9月为有记录以来最热9月,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为16.38摄氏度,比1991年至2020年的同期平均值高0.93摄氏度,比先前最热9月,即2020年9月的全球平均气温高0.5摄氏度。2023年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科考队员开展急进高原人群健康研究
目前,正在世界第六高峰、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开展第二次青藏科考卓奥友峰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中国科考队员,聚焦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安全,开展高山生理适应,探究科考队员高海拔暴露对认知和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并采集相关生物样本,从而为深度解析高原生理适应机制、改善急进高原人群生命健康提供重要依据。
“中国天眼”新发现76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的观测数据,研究确认旋转射电暂现源(RRAT)就是偶发脉冲星,并新发现了76颗RRAT。相关成果10月2日在学术期刊《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
印尼雅万高铁正式启用
10月2日上午,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哈利姆高铁站宣布雅万高铁正式启用。雅万高铁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时速可达每小时350公里,是印尼运输业进一步现代化的标志。
全球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模型亮相国际宇航大会
第74届国际宇航大会10月2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开幕。中国民营航天公司蓝箭航天携自己的主力产品——全球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的模型和天鹊-12型液氧甲烷发动机的模型参展。
两位科学家获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北京时间10月2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卡塔琳•考里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鲁•韦斯曼(Drew Weissman)。据悉,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推动了有效的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开发。
俄公布“月球-25”号事故初步调查结果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10月3日发布消息说,俄“月球-25”号探测器发生事故很可能与机载综合控制系统运行异常有关。消息说,8月19日,“月球-25”号探测器从圆形近月轨道转入椭圆形着陆轨道时,其动力系统运行127秒而不是原计划的84秒。结果,探测器进入非预定轨道并撞上月球表面。今年8月11日,“月球-25”号探测器搭乘“联盟-2.1b”运载火箭从位于俄远东地区阿穆尔州的东方航天发射场升空,16日顺利进入月球轨道。“月球-25”号探测器本计划在月球南极的博古斯拉夫斯基陨石坑附近软着陆,但8月19日探测器出现异常。8月20日,俄国家航天集团发布消息说,根据初步分析结果,探测器偏离预定轨道,撞上月表后失联。
最新研究挑战“卫生假说”
“适度接触微生物可能会降低人们罹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这一被称为“卫生假说”的概念已经盛行了几十年。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等机构的最新研究对这一个假说提出了挑战。该研究结果表明,与“干净”的实验室小鼠相比,从小暴露在高传染性环境中的“野生小鼠”并未比前者拥有更强的过敏免疫反应能力。
(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中国科技网、人民日报等)
编辑:李熙
审校: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视觉:龙昊
来源:科学强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