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每日科技】我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全年上网电量将超10亿千瓦时
2024.3.4
我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全年上网电量将超10亿千瓦时
在距离山东省莱州市海岸11公里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海域,坐落着全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据国网莱州市供电公司消息,这一项目2024年前两个月上网电量达1.8485亿千瓦时,全年上网电量将突破10亿千瓦时。据悉,莱州“海上风电+海洋牧场”项目装机容量304兆瓦,于2023年3月全容量并网,当年发电量达7.2978亿千瓦时。按照项目每年上网电量10亿千瓦时计算,每年可节约标煤消耗3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5700吨、氮氧化物排放8500吨。
我国科研团队牵头建立首个矿物超族分类命名方案获得批准
碳锶铈矿超族是含水稀土碳酸盐矿物。稀土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以及电子信息等领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日前,由侯增谦院士团队牵头国际研究小组建立的碳锶铈矿超族分类命名方案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IMA-CNMNC)的正式批准。“这是第一个由我国科研团队主导建立的矿物超族分类命名体系。”中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谷湘平介绍。
中国发现恐龙新属种被命名“达泰龙”
2月29日,据来自中国和加拿大的研究团队消息,此前在江西省会昌县发现的两件甲龙亚科标本为甲龙类新属种。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达泰龙”,意为“通达、安泰”之意。达泰龙的发现是对晚白垩世早期甲龙亚科化石记录的重要补充。该成果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联合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学者共同完成,并于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脊椎动物解剖学·形态学·古生物学》上发表。
湖北发现3亿多年前古植物化石群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坎子山地区日前发现了新的生物化石资源。通过对比国内外植物化石组合和对区域地层进行调查核实,地质专家确认这是一个石炭纪早期的植物化石群,形成时间距今大约3.4至3.2亿年。目前已在该植物化石组合中识别出拟石松、楔叶、铲羊齿、三裂羊齿、楔羊齿、栉羊齿、须羊齿、脉羊齿、网羊齿等至少10多个属种,其涉及石松、节蕨、种子蕨等至少3个主要植物门类。这些古植物大多数是已湮灭于地史长河中的早期类型,生活时期可以追溯到数亿年前。
可承受零下80℃低温!我国首台,成功运行
2月28日,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消息,我国首台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利用该望远镜开展了近红外天文观测以及近地空间环境全时段监测实验。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望远镜新技术研究室副主任李正阳研究员介绍,此次投入使用的近红外天文望远镜,可以承受零下80摄氏度的极寒气温,并且无惧“地吹雪”对设备的干扰。经过近两个月的运行表明,该望远镜达到设计要求,满足极寒气温、无人值守等严酷环境指标。
全球首条跨海跨城电动空中航线首飞成功
为了加速布局“天空之城”、推动低空经济先行示范,深圳最近又有新举措。2月27日下午,全球首条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跨海跨城空中航线在深圳启航并首飞成功。在获取适航证后,预计将于2026年开启载人飞行。深圳、珠海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岸,直线距离不到5公里。以往乘车出行要绕道南沙大桥或者虎门大桥,用时约2到3小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无需传统机场和跑道,仅需20分钟就可以完成深圳、珠海间的跨城之旅。
我国科学家成功填补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研究空白
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我国科学家成功解析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的构造,填补了“生命天书”中一项研究空白。3月1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余研究团队和华中农业大学周菲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的这项研究论文,并作为封面文章,封面图片展现了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叶绿体PEP极其复杂的构造。
全球八分之一的人罹患肥胖症
世界卫生组织科学家汇编了过去35年发表的3600多项研究的数据,以了解1990年至2022年间全球肥胖率的变化情况。研究显示,全球有超过10亿人,即每8人中就有1人罹患肥胖症。新研究囊括了全球197个国家的近2.3亿人。科学家们计算了参与者的体重指数(BMI),以估计肥胖率如何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相关论文发表于2月29日出版的最新一期《柳叶刀》杂志。
(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中国科技网、人民日报等)
编辑:李熙
审校: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来源:科学强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