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环保!北京大学新推出这门环境历史课有啥新亮点?
20年前,北京大学开设《环境技术的市场化》,由当时环境学院兼职教授贾峰和环境学院教授张世秋共同执教,这是国内高校开设有关气候变化的最早课程之一,吸引了北京十几所高校学生慕名听课,也成为高校环境和商学院绿色创新示范课程。
20年后,两位教授再次携手,开始了一场新试验——力求从视觉的角度来回顾百年环境史,反思、研究和探索公害事件、科学进展、意识提升、行为变迁的关联和规律,这就是面向北大非环境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影像环保——科学、意识、行为的变迁》。
为什么选择开这门课?
过去百年,从工业文明的辉煌到生态文明的兴起,人们见证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果,经历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孰轻孰重的争论和实践,看到了迈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曙光。
翻看历史的档案,照片、电影、电视等视觉作品在百年环境史上扮演了关键角色,生动反映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变化。在移动终端盛行和碎片化视频充斥的时代,借助影视作品去了解和挖掘背后的人类环境保护历史及演变,无疑会是一个独特且受众喜闻乐见了解环境史的窗口。
据了解,这一课程作为北京大学全校公共选修课,主要面向本科生,硕士和博士可选择旁听,一共32学时,两个学分。“让本科生尤其是非环境专业学生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实例分析,了解20世纪以来全球环境保护的历史,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升意识,见诸于行。”贾峰说道。
更重要的是,随着移动终端智能化以及AI技术的发展应用,加之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环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成为热门,环境类信息的获取从未像今天这样容易。那么,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去伪存真,辨别、概括出有价值的环境信息,从而激发全社会尤其是青年人对环境的深度思考尤为重要。
“这门课程适宜所有关心地球未来、愿意深入探索环境、气候变化及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学生选修,尤其推荐未来有志于投身环境保护事业的年轻人深度参与。”张世秋向中国环境报记者介绍。
“概括地说,这门课程是一门环境历史课,与传统课程不同,它以照片和视频为切入口,展示世界环境史中备受关注的大事件,引发学生深刻思考,促进学生环境意识觉醒,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进而推动环境公共政策的创新发展。”贾峰向记者介绍。
课程有什么特色?
这门课程以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历史演变为主线,围绕“历史反思”“科学认知”“环境教育”“变革需要”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大主题展开教学,在深入剖析历史案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回顾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创新的必要性,并讨论了全球合作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生态改善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在课程呈现方式上,“以照片和视频为线索,串联起百年环保史,重点分析那些具有里程碑作用或标志性意义的公害事件、著名人物、科学发现、政策变革、文化现象等,挖掘科学—意识—行为变迁—社会行动关联,以期反思历史、看清当下和塑造未来。”贾峰说。
在讲授方式上,贾峰也有自己的考量,他把这门课程定义为从提问到评论和内容扩展,讲听看(者)均可以参与的共享课程。
“课程比较注重师生互动参与性,目的是让学生深度参与,改变传统意义上老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每期课程都会邀请学生参与深度讨论、针对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张世秋介绍道。
“举个例子来说,在《珍古道尔,一个女人如何重新定义人类》一课中,设计了两次话题讨论环节,让学生们说说影响他们最重要的人或事,还让他们思考国家地理与珍古道尔结缘对当下的气候传播有何影响、自己受到哪些启发等。”贾峰说。
“上学期我选了这门课,受益匪浅,通过课程我学习到了公害事件与政策改革的内在联系,也明白当前解决环境问题也需要重点关注环境保护的实践方法及策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李芳薇讲述了她的课后感想。
学生藏天翔也觉得这门选修课既新颖有趣又引人深思,“从环境保护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入手,梳理人们对环境污染与保护的认知变化的过程,让我对之前有所耳闻的各种概念、各种环境污染事件、各种环境政策的制定过程有了更深的认识、更深的思考。”
课程推广面临哪些难题?
随着课程开设日期的日益临近,选课人数似乎没有达到贾峰的预期,他坦言:总体来说,环保类课程面临巨大挑战,与20年前差异很大。
“当前高校教师创新意识的增强,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越来越多,角度也新颖。而学生面临的学业日益增大,可选择性又多,会希望选择对未来继续深造或者择业有帮助的课程。”贾峰说,“整体上各类选修课人数少、集中度低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
“为了提升这门课的热度,我们也在尝试各种方法手段,比如会考虑开设线上课程,以慕课方式向高校开放。但是线上也会存在弊端,师生互动有待完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目前还在探索中。”
记者从教学大纲中也获悉,课堂教授不仅在室内,也会走向室外。比如去年的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前往鲁家山垃圾焚烧处理场,参观先进的垃圾处理模式,让学生亲眼目睹生活中环境保护发展的最新技术应用,探讨如何化解邻避冲突。
“新学年的课程也会组织学生前往媒体参观交流,让他们了解专业媒体如何运用新的传播手段和技术来促进环境知识传播,推动环境事业的发展。”
“未来,随着校园的进一步开放,还会邀请著名的摄影师、导演、记者等来课堂分享,也会探索和市内其他高校联动,扩大课程的覆盖范围。”贾峰表示。(张冰)
来源:中国环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