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鳄蜥:古老的爬行动物 自然繁殖率不高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2-11-22 11:45:13

  鳄蜥(学名:Shinisaurus crocodilurus),是爬行动物中比较古老的一类,体长15-30厘米,尾长23厘米左右,体重50-100克。四肢较为粗壮,趾端的爪尖细。鳄蜥的全身为橄榄褐色,侧面较淡,染有桃红或桔黄色并杂有黑斑,背部至尾巴的端部有暗色的横纹,腹面呈乳白色,其边缘带有粉红色或桔黄色。头部较高,头部和体形与蜥蜴相似,颈部以下的部分,特别是侧扁的尾巴,既有棱嵴状的鳞片,又有许多黑色的宽横纹,则又很像扬子鳄,所以被称为鳄蜥。口宽大,颌的边缘密布有同型细齿。尾能再生,但再生的尾较为短圆。

  生活在海拔760米以下山间溪流的积水坑中,晨昏活动。每年6-8月份繁殖,卵胎生,11月至次年3月冬眠。食物包括蝌蚪、蛙、小鱼、蠕虫和昆虫等。

  鳄蜥天生不爱活动,当地人喜欢称之为“大睡蛇”,它们可以一个月不吃不喝而不影响生存。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湖南-可能灭绝)和越南。是中国的特产物种。鳄蜥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但种群数量在迅速减少,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造成鳄蜥濒临灭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仅产于广西大瑶山的少数沟冲之内,分布范围十分狭窄,而生长条件比较苛刻。这种生境一旦遭到破坏,它的繁衍生存也就受到影响。第二,鳄蜥自然繁殖率不高。

  如不及时采取得力措施,则这一世界珍稀动物会有迅速灭绝的危险。

360截图20221122114455762.jpg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刘淞菱
来源:中国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