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8年来此”赴约“,野天鹅为何恋上库尔勒?
冬至刚过,在库尔勒市的孔雀河面上,一只只“白富美”在湖中心觅食、栖息,时而展翅滑翔,轻盈踏水;时而引颈常鸣,呼朋引伴。
相较于宽阔又安静的河面来说,这样的场景甚是热闹,让前来游玩的市民惊喜不已,纷纷驻足欣赏拍照。目前已有300余只野生天鹅陆续飞抵新疆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与此同时,还有大量野鸭、银鸥等陆续飞抵,来此越冬候鸟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连续18年来此“赴约”,野生天鹅、野鸭等候鸟为何会恋上库尔勒?
惊喜——
每年冬天在城市及周边都能看到天鹅
今年中秋,天鹅如期而至。
当日清晨,一声天鹅的鸣叫打破了夜的静谧。家住库尔勒市孔雀河畔的库尔勒市民侯建推开窗户,惊喜地看到几只天鹅从河面上振翅飞过。
“天鹅来了!”这是侯建第十八个年头在库尔勒市区看到天鹅飞翔于孔雀河上。
库尔勒市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盛产驰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又有发源于博斯腾湖的孔雀河穿城而过,“半城梨花半城水”成为库尔勒市的真实写照。
从2006年开始,野生天鹅从距离库尔勒市300公里之外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来到库尔勒市区水域,将库尔勒作为越冬栖息之地。
“以前,我们库尔勒的摄影爱好者拍摄天鹅,通常要驱车到和静县境内的天鹅自然保护区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那里栖息着我国最大的野生天鹅种群。”侯建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最喜欢拍摄野天鹅,他说,“从2006年冬天开始,天鹅来到了家门口,此后每年冬天在城市及周边都能看到天鹅、拍到天鹅,真的很激动!”
“当时只有19只,逗留了51天后就飞走了!”库尔勒市园林绿化事务中心监察大队天鹅中队队长吐尔逊·艾买提说,每年秋末冬初,都会有大批天鹅“赴约”。
据天鹅中队的记录显示,2022年,库尔勒市区水域的天鹅数量达到500余只,栖息230余天。这让吐尔逊倍感骄傲和自豪:“天鹅数量一年比一年多,栖息时间也越来越长,说明这里的环境好,我们保护得好!”
从2006年的19只到近两年最多达到500只,从起初驻足停留51天到最长有230余天,野生天鹅连续18年选择库尔勒作为安居地,并成为冬日库尔勒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也证实了库尔勒市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改善,人们的爱鸟护鸟意识也在提高。
吐尔逊表示,预计2024年元旦前后,天鹅数量会达到又一个峰值。
变化——
让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18年来,前来越冬的天鹅数目稳定增长,也从侧面反映了库尔勒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取得的成效。
现年80多岁的库尔勒市民贾淑英见证了库尔勒城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变化。“环境好了,天鹅啊、各种鸟啊也都来了。”贾淑英老人认为,库尔勒之所以成为“天鹅之城”,与这座城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紧密相关。
“几十年前在这座城市看到的不是天鹅,而是沙尘。”在贾淑英的记忆里,那时的库尔勒很少见到绿色,“沙尘笼罩下的孔雀河灰头土脸的,一点也不好看!”
面对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不利的发展因素,库尔勒市以绿化为突破口,变“气候劣势”为“环境优势”,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生态双赢发展的道路。
为改善生态环境,库尔勒市在20世纪90年代吹响了“绿色长征”进军号,全市所有单位及市民加入到了“护绿认养”行列。如今,近10万亩荒山披上了绿装,在城市周边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
近年来,库尔勒市不断推进城市绿化建设,打造城市生态屏障的同时,创新水资源利用模式,实施生活废水处理再生利用工程,让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形成了城市新的绿色生态发展走廊。例如,库尔勒市南市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再生水,浇灌着杜鹃河湿地公园景观和绿化,孔雀河以南约35万人口的城市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处理,在缓解库尔勒市干旱缺水现状的同时,还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以前这里都是戈壁滩,现在不但有了绿树草地,有了景观河,还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环境越来越好了!”家住附近的市民杨明说。
此外,孔雀河、杜鹃河、白鹭河“三河贯通”工程的实施,也让这座城市碧水环绕,为天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栖息水域。
几十年来,经过艰苦卓绝的生态建设,荒山绿化、生态输水、湿地保护……为库尔勒市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保护——
每天24小时巡逻,为天鹅安全越冬保驾护航
进入12月中旬,库尔勒市持续低温,市区河道大面积结冰,野生天鹅的栖息范围不断缩小。对此,库尔勒市迅速行动进行人工破冰。
守护天鹅18个年头,吐尔逊对这座城市给予天鹅的关爱深有感触,“想到了方方面面,做到了无微不至!”
“2008年成立了天鹅中队,全方位守护天鹅,定期给天鹅投食。在河面上搭建人工浮岛,供天鹅栖息。冬季在孔雀河上游定期扬水,以免河水结冰影响天鹅栖息、觅食……”在吐尔逊看来,是政府持续不断的有力措施和市民守护天鹅的自觉行动,共同为天鹅打造了一个舒适的栖息环境。
18年来,野生天鹅已经把库尔勒市当作了它们的第二故乡。市民也早已经习惯了每年冬天有天鹅的陪伴。“天气好时,都会来看看这些‘老朋友们’。”在库尔勒市孔雀河建设桥,库尔勒市民张雨林说。
为保证天鹅安全越冬,库尔勒市园林绿化事务中心天鹅中队的队员每天24小时守护天鹅,为天鹅安全越冬保驾护航。
每天清晨,库尔勒市园林绿化事务中心监察大队天鹅中队的工作人员在孔雀河边吹起了口哨。听到熟悉的口哨声,河中游弋的天鹅与其他候鸟纷纷聚拢到河边,享受工作人员特意为它们准备的“营养餐”。
“天气越冷,来的天鹅就越多,我们给它们喂的白皮馕就要增加,现在每天投喂白皮馕的数量增加到了240个。”库尔勒市天鹅中队工作人员早热古丽·木沙说:“我们每天24小时巡逻,除了给天鹅补充食物,还要看看有没有受伤的,有没有意外情况。如果有受伤的,我们会把它们送到保护站去救护,等伤好了,再把它们放回大自然。”
近年来,随着库尔勒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保护力度的不断提升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适宜的气候、健康的水源,都为这些“水中精灵”营造了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杨涛利)
来源:中国环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