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护“海洋活化石”,探访浙江首个中国鲎救助基地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4-15 15:40:52

笔直的剑尾憨萌地怼向镜头,厚厚的甲壳受到外界刺激后不自觉地弯折起来,好似来自“钢铁直男”的害羞,紧接着就扑通一声跃入大海……日前,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莲花洋海域,21只被误捕的中国鲎恢复活力后重返万顷碧波。

鲎被称为“海洋活化石”,在地球上已生存了4亿多年,其罕见的蓝色血液具有很高的科研和医用价值。近年来,由于栖息地破坏、海洋污染等因素,曾在中国东部和南部沿海随处可见的中国鲎数量急剧减少。2021年2月被列入我国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位于沈家门渔港不远处面积仅38.6公顷的西轩岛上,坐落着浙江首个中国鲎救助基地,21只放生的中国鲎正是来自于此。该基地从2022年下半年启用至今,已累计救助了近百只中国鲎。近日,记者跟着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踏上这座小岛,探寻救护“海洋活化石”的故事。

加强中国鲎种群抢救、复育和保护管理工作

从沈家门渔港码头坐船出发,一路向南行驶。“舟山海域是中国鲎地理分布的北界,偶有渔民误捕野生中国鲎的报告,初步推测该区域可能存在中国鲎产卵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涛指着窗外的大海说。为此,舟山加强中国鲎种群的抢救、复育和保护管理等工作迫在眉睫。

一上岛,张涛就带着我们直奔中国鲎救助基地——这是一个偌大的室内养殖车间,两个大小相同、约20平方米的暂养池内,浅浅的水中有40只左右中国鲎。它们大都仰卧着,也有几只静静地趴在池底,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正好洒在它们身上,十分惬意。“这里的鲎大多是渔民误捕后发现受伤了或判断不准健康状况,主动送过来的。”张涛告诉记者。

“张工,我收网时发现误捕了一只鲎,它身上有伤口,您快来看看……”说话间,张涛接到了一个船商的电话。当我们一路小跑抵达码头时,渔船正好靠岸,船商小心翼翼地把一只鲎递到了张涛手上。这只鲎头胸甲有一处明显伤痕,剑尾也断了一部分。初步检查后,张涛把这只鲎带到了救助基地。在仔细清理这只鲎甲壳上的附着物和创口,并用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消毒后,张涛为它戴上了编号牌,“这是为了更好地辨认观察。”

在张涛指导下我们用游标卡尺测量中国鲎各项形态学数据。“头胸甲长约15厘米、腹甲长12.8厘米、体重1.52公斤……”我们一边测量一边报数据,张涛将这些数据详细记录在中国鲎监测调查信息统计表上,并将鲎放到暂养池中说:“这只鲎需要在这里好好‘疗养’一段时间,等活力完全恢复后再择机放归大海。”说话时张涛的视线始终没有离开过这只受伤鲎,“刚来的小家伙要特别关注,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看一下,观察活力情况。”

优质的水环境与适宜的温度,是中国鲎康复的关键因素

对于中国鲎的康复、生长来说,除了饵料要好,优质的水环境也至关重要。

记者在救助基地看到,暂养池里的水清澈见底,远远望去湛蓝通透。“这,可是地地道道的海水。”看我们一脸惊讶,张涛带我们登上车间后面高高的砂滤池,只见不远处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我们从海里取水后,经取水泵站加压,然后经过长长的管道进入沉淀池,过滤掉一部分杂质,就来到了我们所在的砂滤池。”

砂滤池从表面看铺满了细沙。“事实上,池子从上面到下面是由不同大小的颗粒组成的,最上面是细沙,往下是小石子,再下面是大一点的石块。”张涛向记者介绍,通过颗粒物层层吸附杂质,从砂滤池出来的海水就变清澈了。回到暂养池,一名工人正在用网兜打捞水里的杂质、粪便和残饵,记者提出帮忙,但看着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网兜的柄很长,手总是不听使唤,没捞几次,手臂就发酸了。“每天上午换一次水、清洁池壁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张涛指着池子上的一股流水说,工人们还要24小时保持有新水进来,只有这样,池水才能始终保持清澈。

记者注意到,在暂养池中还配备了加热棒。“温度条件是救助中国鲎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张涛告诉记者,一年下来,他通过文献学习和不断实践发现,当水温低于15摄氏度时,鲎的摄食会减少,而在20多摄氏度的水温条件下活力比较好。“前阵子,受寒潮影响,夜间温度下降比较快,我们要提前打开加热棒来保持水体温度。”张涛表示,遇上恶劣天气,他们要住在岛上,睡觉前还要再去车间看下水、电、气等情况。

2012年,从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硕士毕业后,张涛就来到西轩岛从事海洋生物苗种繁育工作。随着岛上新成员——中国鲎的加入,张涛的工作比以往更繁忙了,一周7天常常有6天守在岛上。令他欣慰的是,从相熟的船商将误捕或是受伤的中国鲎送到基地救助开始后,越来越多的渔民也加入到了中国鲎的保护工作中来。

提升公众对中国鲎的认知水平,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氛围

“从一粒鲎卵长到性成熟,需要13到15年,中国鲎种群恢复的路还很漫长。”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轩试验基地主任史会来表示,于是,今年年初,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和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联合启动合作的中国鲎保护与救助项目。

“救助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尝试开展中国鲎的苗种繁育工作,争取早日培育出幼鲎进行增殖放流。”在张涛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另一只暂养池,同样是清澈的池水,但一半空间铺了海沙。再仔细观察,这个池子里的鲎均成双成对。

据了解,去年5月,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对暂养池进行了半池铺沙,尝试让鲎挖窝产卵。“查阅资料显示,鲎的产卵季在每年的5月份到8月份,且产卵环境的自然水温需达到20摄氏度以上。”张涛告诉记者,进入三月后,他便坚持三四天一次翻动沙子,观察产卵情况,“目前我们已发现亲鲎交配现象,但还没发现产下的卵。”

话音刚落,外面突然变得热闹起来,基地迎来了一群前来参观学习的小学生。“中国鲎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才2年,当务之急是提升社会大众对其的认知水平,加快形成共同保护的氛围。”史会来给学生们科普着中国鲎的保护工作,并热情地招呼学生们进来。

一堂生动的科普课后,不仅让现场的小朋友受益良多,也让我们感触颇深。“想做好物种保护工作,光靠一群人是不够的,需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在张涛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一张张针对捕捞从业者和公众的中国鲎保护与救助调查问卷被打印了出来。张涛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会将调查问卷和宣传手册发放到渔区百姓手中,以呼吁更多人加入中国鲎保护的队伍中来。(朱智翔 黄宁璐 郭杰)

作者:朱智翔 黄宁璐 郭杰
责任编辑:李煦
来源:中国环境网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