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医务人员确诊埃博拉 2021埃博拉最新消息!几内亚再现埃博拉病例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1-02-15 10:54:49

  最近新冠未平,新波又起,刚果金又出现了埃博拉病毒引人担忧……

  刚果(金)1名医务人员确诊埃博拉,累计确诊4例

  据央视新闻,当地媒体报道,2月14日,刚果(金)北基伍省布滕博市发现了第4例埃博拉确诊病例,是一名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刚果(金)卫生部的消息人士指出,这是医务人员中的第1例确诊病例。埃博拉应对小组正在当地部署。目前该国有近一万剂埃博拉疫苗,其中一部分正在运往布滕博市的途中。

image.png

  2020年6月25日,刚果(金)卫生部长隆贡多宣布在东北部伊图里省和北基伍省发生的第十轮埃博拉疫情正式结束。这一轮疫情始于2018年8月,持续近两年,累计确诊病例3324例,疑似病例153例,死亡病例2287例,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刚果(金)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埃博拉疫情。距离疫情结束不到八个月,北基伍省再次发现埃博拉确诊病例。

  几内亚暴发埃博拉疫情,7人确诊3人死亡

  据央视新闻,法新社消息,几内亚卫生部门正式确认该国暴发埃博拉疫情

  据新华社,科纳克里消息:几内亚卫生部长雷米·拉马14日发表声明说,几内亚东南部近日出现埃博拉疫情,目前已报告7例确诊病例,其中3人死亡

  声明说,此次疫情出现在几内亚东南部恩泽雷科雷省,确诊病例包括3名女性和4名男性。2月1日,当地一名护士出现埃博拉症状后死亡,随后其部分亲属陆续出现腹泻、呕吐、高热等症状。几内亚相关卫生机构通过分析送检样本,确诊7例埃博拉病例,其中3人已死亡。

  延伸阅读:

  埃博拉病毒

  (烈性传染病病毒)

  埃博拉(传染病毒)一般指埃博拉病毒(烈性传染病病毒)

  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死亡率在50%至90%不等,

  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

  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12月23日宣布,由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研发的疫苗可实现高效防护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疫情历史报告

  1976年6~11月。苏丹南部,共发病284例,死亡151例,病死率为53%。1976年9~10月间在刚果(金)(旧称扎伊尔)周边地区,发现318个病例,280例病死,病死率88%。85例因共用注射器感染,继发者为医护和病人亲属。

  1979年在苏丹的恩扎拉地区,发病33例,死亡22例,病死率为67%。

  1994年6月在加蓬的明克伯、马科库地区及热带雨林采金区,发病49例,死亡31例,病死率63%。

  1995年1月起在刚果(金)暴发流行。

  1995年4月在刚果(金)基奎特市及其周围地区发生,发病315例,死亡245例,病死率77%。继发病例多为治疗和护理人员,占所有病例的25%。

  1996年2月~1997年1月在加蓬北部,发病60例,死亡45例,病死率75%。66人/97人流行源于接触了1只丛林中死亡的黑猩猩的21名村民,继发病例都参加病死者传统的葬礼。

  2000年8月~2001年1月在乌干达北部的古卢、Masindi及Mbarara。共发病425例,死亡224例,病死率53%。

  2001年10月~2002年3月在刚果共和国[简称刚果(布)]和加蓬,共发病123例,97例病死,病死率为79%。

  2002年12月~2003年4月底,刚果共和国共发生感染病例143例,病死128例,病死率89%。流行原因与人类狩猎活动有关,与黑猩猩和其他哺乳动物接触而感染。

  2005年4~6月,在刚果(布)发病12例,发现9例病人均死亡。经尸检取样化验后证实。

  2012年7月31日(当地时间),乌干达发现三例感染埃博拉病毒病例。截止当地时间8月3日,已确诊53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例,至少16人死亡。另有312人被怀疑感染埃博拉病毒而被隔离。1名因疑似病例而被隔离在医院接受检查的囚犯逃跑。

  2014年,肆虐西非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病毒蔓延速度惊人。病毒至4月1日 已造成82人死亡。截至4月14日在几内亚已出现168名感染者,其中108人死亡。

  2014年7月,尼日利亚出现首宗输入型埃博拉病毒病确认病例,患者于7月25日在拉各斯市死亡。26日,尼政府宣布将尼传染病警戒提升至红色级别,并要求所有海陆空口岸实施埃博拉病毒病监测,采取相应卫生检验检疫措施。

  2014年7月27日,利比里亚一名享有极高知名度的利比里亚医生死于埃博拉病毒,另有一位美国医生已感染此病毒,正在接受治疗。截至2014年7月28日,此次疫情已经在西非导致672人丧生,是有记录以来丧生人数最多的一次。

  2014年7月29日,塞拉利昂卫生部门确认,领导塞拉利昂对抗有史以来最严重一次埃博拉疫情的医生于当地时间7月29日因感染埃博拉病毒逝世,年仅39岁。舍克·汗(Sheik Umar Khan)亲自救治了一百余名患者,在他逝世之前,已经有数十名当地医疗工作者牺牲。据世卫组织统计,这种烈性传染病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其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内出血和外出血。迄今为止本次爆发的死亡率为56%,但历史上最高可达90%。

  2014年8月4日,尼日利亚卫生部长丘库宣布,尼日利亚境内已确诊第二例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患者为南部城市拉各斯的一名医生。第二例感染者与第一例有关,是为第一例感染者进行治疗的两名医生之一。

  2014年8月6日,尼日利亚卫生部长丘库在阿布贾宣布,尼日利亚南部城市拉各斯的一名护士被确诊死于埃博拉病毒感染。这位护士曾经照顾并密切接触过之前在拉各斯被确诊感染的利比里亚官员索耶,她于5日晚间被确认死于埃博拉出血热。

  2014年8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公布死亡人数为932人,但这可能存在统计遗漏、故意隐瞒等问题。

  2014年7月30日,一名从肯尼亚返回中国香港的女子被曝出现类似埃博拉病毒病征,已被隔离治疗,虽然香港食物及卫生局随后表示该女子病征未符合怀疑病例的定义,但依然未消民众恐慌,香港卫生署咨询热线被民众打爆。

  2014年7月25日,一名利比里亚官员索耶,在尼日利亚一家医院内死亡。这一事件引发“病毒跨境”的担忧。利比里亚财政部顾问索耶上周乘飞机抵达尼日利亚拉各斯。上飞机前他还没有出现任何病毒感染症状,但没到目的地就开始呕吐、腹泻。

  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截至8月6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共计报告埃博拉病毒造成的累计病例数达1779例,其中961例死亡。

  2014年8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称,埃博拉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造成1229人死亡,仅在3天内就造成84人死亡。在3天内,受感染的病例增加113例,使得总数达到2240人。利比里亚是疫情蔓延最快的国家,新近增加48个感染病例,与53例死亡病例,使得该国受感染病例达到834人,其中466人死亡。

  2014年8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28日发表最新通报说,埃博拉疫情继续肆虐,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已经有3069人感染,其中1552人死亡。

  2014年9月17号,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称,西非地区已有超过2500人因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病毒感染人数超过5000人。

  世卫组织同日发布的抗击埃博拉疫情战略路线计划中说,实际感染人数可能是已报告感染人数3069人的数倍。世卫说,这次埃博拉疫情爆发导致的病毒感染总案例数可能超过两万人。

  截止2014年9月25日,西非地区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已经导致逾3000人死亡。最新数字显示,该地区有6500人据信已被感染。利比里亚是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有大约1830人病死。美国已经向利比里亚派遣大约3000士兵,帮助对付这一疾病。一些研究警告,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人数可能会在11月初超过两万。

  2014年10月6日,西班牙卫生部通报说,一名西班牙护理人员在马德里被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成为首例在欧洲境内感染该病毒的患者。

  2018年7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刚果(金)于2018年5月暴发的埃博拉疫情正式结束。

  2019年4月4日,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例累计达1100例,其中1034例确诊,66例疑似,共计690人死亡。

  2019年4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虽然过去几周刚果(金)埃博拉病毒感染人数有所上升,但疫情尚未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尽管如此,疫情防控仍需各方加倍努力。

  截至2019年8月21日,刚果(金)已累计报告埃博拉确诊和可能病例2934例,其中死亡病例1965例。

  2019年7月17日,世卫宣布刚果(金)埃博拉疫情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9月21日,刚果(金)卫生部门官员宣布引进第二种埃博拉疫苗应对国内埃博拉疫情。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粟黎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