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青年领袖对话:搭建中国与世界对话之桥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1-11-24 16:05:57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正是中外各领域杰出青年的联结,让“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不仅具有宏大国际背景下的时代意义,也充满了细致入微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而文明也在其中得以对话交融。

  文|苗绿

国际青年领袖对话:搭建中国与世界对话之桥

  中国之行 全球化智库和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组织的“国际青年中国行”活动第三站来到四川。来自14个国家的21位青年先后前往成都、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广汉、宜宾,感受巴蜀文化魅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传统现代交融发展中感受中国智慧、读懂中国理念。供图/全球化智库(CCG)

  青春总是同梦想相伴,青年铸就人类未来。做好国际青年工作是我国在深化开放发展中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改善国家形象、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间外交工作可着力发展的重要方向。“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Global Young Leaders Dialogue,GYLD)发起一年多来,国际青年中国行等系列活动的陆续开展为中外青年提供了人才成长新机制,增进了其对华认知,也搭建了文明沟通的桥梁。

  了解一个更加真实可爱的中国

  当今世界,青年对全球治理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提升。未来属于青年,青年领袖更是未来国际社会的决策制定者和主导者。作为发掘和培养具有全球观和领导力青年人才的有效方式,国际青年领袖机制被国际组织和各大国际智库等机构广泛应用。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慕安会青年领袖论坛、世界经济论坛、全球巴库论坛、亚洲协会等论坛和机构,都设有青年领袖机制。

  全球化智库(CCG)多年来深耕国际人才工作,在研究并推动国家及相关部门完善留学、国际人才流动、国际人士在华等政策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研究基础及人脉资源,对于开展国际青年人才项目颇有助益。同时在CCG看来,做好青年领袖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对未来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施加影响与作出预判。建立青年领袖机制,加强青年工作,拓宽民间外交渠道,有利于凝聚更多“知华派”,从而进一步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全球治理参与度和能力。

  2020年12月15日,全球化智库(CCG)和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共同发起了“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希望通过系列对话活动增进不同文明背景、不同职业背景青年英才间的相互理解借鉴,激发合作创新,培养一批胸怀世界的全球化人才,携手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为中外青年搭建了相互深入了解、互学互鉴的国际化平台。今年4月至6月,“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开展了6期“国际青年中国行”活动,带领来自5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国际青年分批走进贵州、广东、四川、江西、陕西、河北六省,围绕脱贫攻坚、生态保护、开放创新、文明交流等不同主题开展深度参访交流,并将青年交流、科技交流、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的人文交流与打造新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等国际传播工作充分整合起来,发挥合力。

  百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注脚与时代印记刻画着巍巍华夏的光荣与梦想,历史深处的细节饱满而鲜活,尽显这个古老而现代国度的可亲可爱可敬之处。今年6月,来自29个国家的57位国际青年走进革命圣地,追寻红色记忆。从井冈山、瑞金到延安、西柏坡,国际青年通过参访共产党革命活动旧址并与当地群众、红军后代热切交流,切身感受到“中国人民是真心实意地相信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是有信心的”。

  互动中释疑惑,对话中生共鸣,耳闻目见中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西北大学副教授罗宾在贵州行活动送别晚宴上评价道:“从遵义会址博物馆的石印医书到贵州大数据展览馆的远程医疗展示,体现出技术在变,但共产党关心人民健康的心一直没变。”

  在贵州体验陶绘、压花,在广东试穿粤剧戏服学习甩袖,在四川学习打太极……行走在中国大地上,深入到中国实践中,国际青年与各领域英才对话,用脚步丈量中国,在零距离接触中感知真实可亲又可爱可敬的中国。来自英国的托马斯在参加广东行时感慨道:“这是一场非常有趣同时很有启发性的旅程,之前大湾区对于我来说只是媒体上的一个概念,我并不了解这里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鲜活的参与者,通过这次旅程,大湾区就从一个概念变得具体可感了。”

  而通过多媒体多平台多渠道广泛传播,国际青年在参访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知也感染并刷新了更多国际人士对中国的认知。其中,活动成员拍摄的每日视频博客(Vlog)因其真实自然、轻松幽默的风格受到欢迎,甚至达到百万量级浏览量,将吸引更多国际友人来华参访,了解更加真实可爱的中国。

  除举办“国际青年中国行”活动外,“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还将进一步对接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中国重大活动和国际系列知名论坛。疫情之后,项目既欢迎国际青年来到中国,让中外青年在此平台上互学互鉴,也会走出去,积极与众多全球青年领袖机制对接合作,从而为全球提供一个公共产品,真正为全球发展凝聚青年力量和智慧,也为重塑中国形象提供新的国际化平台。

  多元化、深对话、系统化,打造高黏性国际青年领袖交流社区

  对话(Dialogue)、多样(Diversity)和民间外交(Diplomacy)这“3D”可以说是“国际青年中国行”活动的突出特色。

  首先,对话是项目区别于其他青年领袖机制的特点之一。项目将对话植入行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话增强了青年的参与感和主动思索,避免了空洞的信息灌输。除了倾听还有输出,互学互鉴可实现真正的思想交流、精神链接和情感共鸣。而且着力于对话个体人物可将中国故事由宏大叙事改为讲述个体故事,也更为接地气,更深入人心。

  在深圳人才公园求贤阁,我们邀请到了毕业于清华和加州伯克利的深圳市人才工作局局长张林教授以及深圳机场负责人、深圳驻欧洲联络处主任、清华深圳研究院青年教授、外籍创业者Carol围绕深圳开放的人才政策、充满活力的城市发展等话题进行互动交流,交流时间超出原定时间半个多小时,大家仍意犹未尽。团员Allysa在活动后评价说:“我能从这些嘉宾的讲述中感受到他们对于这座城市以及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的热情,他们的个人故事代表了中国人在改革开放中的奋斗、牺牲和幸福,让人印象深刻。”

  此外,项目注重多元多样的特点。除了“国际青年中国行”活动,“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还设置了年度论坛、国际青年智汇行动等一系列活动,并陆续开展考察调研、短期研修、系列沙龙、微演讲、联合研究等。在国际青年人员筛选方面,项目组既注重兼顾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多样和性别的平衡,也重视成员是否具备发展潜质。如非洲青年门杜虽然仍在北大读博士,但他发起创办了中非青年联合会,会讲9种语言,未来计划到联合国工作;再如字节跳动的高级内容经理Jonathan,毕业于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在全球多个地方都有工作学习经历,是名副其实的全球公民。

  多元多样的特点有助于营造一个高质量跨文化跨界交流及相互学习的场域。Marelli公司企业战略经理就表示:“成员的多样是我此行最有价值的收获,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但都年轻有活力的专业人士在一起,我们碰撞出不少火花,大家在一起几天深入了解了中国也了解了对方,我们可能会成为一辈子的朋友。”

  作为由社会智库机构发起的国际化民间外交活动,“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也是基于民间的国际化青年社区的营造和经营,民间性和国际化使项目生机勃勃。截至目前,参与者都是45岁以下、来自各领域的国际在华青年,成员们在一起线下见面对话访问、线上互动研讨,在生活和工作中互学互助,通过多形式长期性机制化活动安排,初步构建了较高黏性的国际青年领袖交流社区。

  正是中外各领域杰出青年的联结,让“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不仅具有宏大国际背景下的时代意义,也充满了细致入微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而文明也在其中得以对话交融。

  【作者系“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发起人、全球化智库(CCG)秘书长】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11月下旬刊

作者:苗绿
责任编辑:王一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