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实践:党史学习教育如何让全民关注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1-11-26 09:36:47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玲  浙江衢州报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衢州市委市政府不断提升工作的精度和温度,紧紧围绕“解民忧、纾企困、办实事、惠民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党史学习教育充满民生温度,获得了全民关注、全民点赞。

用“乡音”传“党音” 衢州市“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成员“徐徐道来”组合借助全国农民画研讨会重大活动契机,以“种文化”为主旨,开展“画笔绘小康”主题宣讲。摄影瞿萱.jpg

  用“乡音”传“党音” 衢州市“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成员“徐徐道来”组合借助全国农民画研讨会重大活动契机,以“种文化”为主旨,开展“画笔绘小康”主题宣讲。摄影/瞿萱

  此时的衢州,一场营商环境“清障”行动正在进行中。

  “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走进衢州市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办公室,墙上的13个字铿锵有力地向外界展示着这座城市的一种态度。

  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办公室的黑板上,“清障”行动的各项任务、完成时间等细节被一一列出,工作人员正站在黑板前讨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作为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引领标杆城市,衢州市对营商环境的重视由来已久。在衢州市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我为衢州先行献一策”专题实践活动中,营商环境“清障”行动成为主抓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衢州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解民忧、纾企困、办实事、惠民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充满民生温度的党史学习教育也因此获得了全民关注、全民点赞。

  有“泥土味儿”的宣讲,接地气入人心

  衢州市柯城区荷花街道朝晖社区的居民李欣园至今还对半年前在社区服务中心听过的一场党史宣讲记忆犹新。带来那场被李欣园形容为“很接地气,活泼生动”党史宣讲的,是衢州市“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的“徐徐道来”组合——两位90后年轻人徐宇强和徐瑜琳。他们在台上和观众热情互动,把党史和市民耳熟能详的故事结合起来,让宣讲变得更生动,观众听得更明白。

  去年11月6日,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典型表彰会在北京举行,衢州市“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成员李陈代表衢州上台领取了“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奖牌。21天后,第二季“8090说”新时代理论宣讲电视大赛鸣锣开场,来自衢州市的8组优秀宣讲员走上舞台,其中便有徐宇强和徐瑜琳的身影。

  徐宇强是中共衢州市柯城区委宣传部文化科干部,衢州市第一批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骨干宣讲员,徐瑜琳是柯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工作人员。两个人,一个理论水平高,一个表演能力强,他们搭档组建“徐徐道来”组合,编排情景剧,网上开直播,用接地气的形式,把高深的理论变成带着“泥土味”的通俗道理。

  在衢州市,像徐宇强和徐瑜琳这样的年轻人还有许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成员。“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由各行各业的青年优秀代表组成,是衢州市宣传工作的重要实践创新,也是浙江省理论宣讲的一张“金名片”。从衢州市龙游县到三衢大地,这支年轻的队伍,不断学习新思想、传播新思想、用好新思想,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以来,衢州市持续擦亮“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这张“金名片”,深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网络直播间等开展“礼敬百年·青春向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等一系列党史主题宣讲活动1.6万余场次,受众近180万人次,线上网络点击量超1800万人次。越来越多像李欣园这样的普通市民通过社区中的讲堂、网络上的直播,了解了党的理论,更感受到衢州青年蓬勃向上的力量。

  青年人参与讲、青年人愿意听、青年人从中受益。衢州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专班负责人介绍,目前,衢州“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已从最初的几十余名成员发展到万余人,从体制内青年唱主角到体制内外并举、党团内外覆盖、市内市外兼顾,构建起全域覆盖、跨界融合的青年宣讲队伍体系。衢州市还成立了青年企业家组成的“青年创业先锋宣讲团”、青年村社书记组成的“领头雁宣讲团”等特色宣讲团,让更多青年把自身工作与理论宣讲结合起来。年龄结构方面,则形成了“80后、90后+00后、10后”的宣讲队伍,一批00后的大学生已经成为宣讲团新的主力军。他们既是讲党史的“主力军”,也是学党史的“排头兵”。

  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

  令李欣园记忆深刻的还有今年7月看到的一期电视问政节目。

  那期《请人民阅卷》问政节目聚焦衢州当地营商环境“清障”行动。节目现场,面对主持人“营商环境还存在哪些问题?”“做好企业服务仅是行政效率问题吗?”等辛辣提问,衢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纷纷上台接受“拷问”,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为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衢州市切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我为衢州先行献一策”专题实践活动,并把营商环境“清障”行动作为开展“四个我为”主抓手扎实推进,想方设法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形成服务企业工作闭环,让各类经济主体有更多获得感。

  2018年以来,衢州市先后三次被列入全国营商环境参评城市,并于2019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引领标杆城市。2021年,国家发改委公布全国80个城市和18个国家级新区评价结果,在18个营商环境评价一级指标中,衢州市有16个被列为全国标杆指标,其中企业开办指标更是排名全国第一。

  衢州市为此出台了《衢州市营商环境“清障”行动工作方案》,在市本级、各区块建立“清障”行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专项督导组,与市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整合联动。一方面,利用向社会征集、借助服务企业机制收集、特定对象征询收集、各地各部门自查等渠道共收集营商环境问题364个。经研判过滤、分级分类将其中267个纳入“清障”行动问题池。另一方面,通过电视问政等形式曝光典型问题13个,发布一期典型问题案例通报,复盘调查回访不满意问题10个。“清障”行动问题池中的问题实时更新,分类限时整改。这一行动,有效破除了“中梗阻”“下梗阻”等问题,切实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从城市到农村,除了帮企业解难题之外,党史学习教育也给衢州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办理过贷款的人都对过程中手续繁琐等问题深有体会,它已经成为当前住房公积金业务的最大痛点。衢州市公积金中心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题实践活动,以解决群众办理贷款“繁”“难”“长”问题为切入口,聚焦破解公积金贷款借款人必须到现场面签、政银数据互认难、与银行协同审批难、业务系统统建难和融入部省政务服务生态难五大难题,应用电子签章、云视频、区块链等技术,协同相关单位,创新推出“4321”线上面签机制,并在“浙里办”上线运行。原先线下要填40张表单,平均每人各需15次签字、按手印的贷款业务,现在仅需线上4条短信确认、3次刷脸认证、2次电子签名、1张电子表单即可办结。贷款时间从原来的90分钟以上,缩短为半小时内的非现场办理,率先在全国实现住房公积金贷款“不见面”办理。

  这只是衢州市通过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中解决群众身边各类“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片段。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10月19日衢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四个我为”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衢州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钱伟刚介绍,截至目前,衢州已累计开展党员服务4.9万余次,认领微心愿1.03万个,化解堵点难点5200多个。他同时表示,衢州市始终将“群众有没有感受到变化”“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价学习实践效果的标尺。为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衢州专项制定党史学习实践督导清单,纳入各部门单位年度考核。

  专题新闻发布会后的第二天,《衢州日报》用三个整版篇幅刊登了衢州市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其中包括第一批已接近全部完成的72项,以及第二批即将开展的31项。这一公示,仿佛无声的承诺,又一次拉近了党史学习教育与普通百姓的距离。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11月下旬刊

作者:郭玲
责任编辑:风华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