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形象与大机器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看看欧洲六十年代的工业设计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1-12-13 09:36:03

中国小康网讯 1947年,欧洲发行了“阿纳托利·舒金杂志字体”,这对于当时单调的工业设计来说,似乎没有第二种选择。在那个没有Photoshop的年代,抑制不住创造冲动的欧洲设计师们,就开始动脑筋研究,既然设计主体被限定住了,就在细节上搞“局部创新”。

  比如诞生过扬·史云梅耶等定格泥塑动画大师的东欧,其工业设计师就设计过可爱的动物形象,而且散发着超越时间的独特魅力,时至今日已成为工业设计领域的经典。

1597115072942958.png

欧洲六十年代工业设计卡通形象:鸡头、鹿角和大象鼻子

  提到东欧风格,大家的印象是“朴拙粗犷”。然而他们一旦小清新起来,也让人的心都萌化了呢。于是就有了机械厂的“鸡头”、冶金车间的“鹿角”和建材工厂的“大象鼻子”。

  这个“鸡头”、“鹿角”和“大象鼻子”可不是随便加的。要充分体现其功能属性。比如“鸡嘴”像扳子,“鸡眼睛”又像螺丝钉,一看就是机械厂的。“鹿角”像一把叉子,象征冶金;“鹿腿”空挡像车间走廊的拱顶,合起来不就是“冶金车间”的形象吗。大象的鼻子弧度像椅子的把手,这是建材工厂再明显不过了。

  我们再来看一组轻工业的。虽然当时东欧的轻工业领域是弱项,但是工业设计可不弱。比较著名的分别“是蜜蜂与花朵”、“孔雀”以及“小鹿”的形象,主体没有用到字母,因为这组涉及日用品,所以应该好猜。

  答案分别是:糖果厂、棉纺织厂、玩具厂。

1597115364930271.png

欧洲六十年代工业设计卡通形象:蜜蜂花朵、孔雀和小鹿

蜜蜂采蜜酿造甘甜不难理解,那为什么不是蜂蜜厂或砂糖厂呢?请大家看看“蜜蜂”的翅膀,像不像拧好的玻璃糖纸?而圆形的花芯又像一颗糖果,花瓣是糖果礼盒的形状。所以与糖果有关的意象全都指涉于此了。

  “孔雀”的身体一匹抖开的棉布不难理解,但是说造纸厂也没问题啊。那么请看孔雀的羽冠,那就是区别棉布和纸张的关键所在了。那就是三根尖端触碰在一起的“针”啊!

  第三个商标,那个小鹿的形象颇像是迪斯尼经典动画《小鹿斑比》。

1616118811242077.jpg

《小鹿斑比》剧照(1942年)

  鉴于工业设计越简单,解读空间就越大。这个商标的新奇之处,是在于小鹿的身体被抽象成了“张开双臂的小孩”;而小鹿的耳朵和脑袋,则可以解读成“三个气球”。所以设计师给出的解释是:“这是个放飞气球的小孩”。

  当然,这些充满灵性之美的工业设计,从来没有出现在欧洲主流的视线里。都用在边角料、赠送手册、以及不起眼的展架上了。当时工业设计的主流观点,对那些“离经叛道”的设计师们,也许够仁至义尽的了。

  可是如今,那些当时所谓的“主流”都到哪里去了呢?要么湮没在历史的潮水里;要么留下来的,也是大而无当、笨拙臃肿,徒然成为人们的笑柄。

  而那些躲在角落里灵光乍现的工业设计,却像灰烬中的钻石,被时间这条最结实的线穿起,向世人展示出永恒的魅力。(子华)

作者:子华
责任编辑:李煦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