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关口前移!防青少年抑郁于未然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2-01-17 08:14:29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李英

  防青少年抑郁于未然,学校、家庭、社区、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需联动努力,加强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降低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的数据显示,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7.2%,重度抑郁为7.4%。在教育部对全国政协委员《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的答复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这一系列措施的公布与实施,有利于推进社会对青少年抑郁症的科学认识,减少患者的被污名化和病耻感,促进人们理智地分析个体致病风险因素,从而能够及早、有效地采取预防策略与干预措施。

  首先,预防的关口需放在家庭因素上。家庭最理想的定位是有亲缘关系的几个人提供给彼此一个快乐、安全、有趣、温暖的环境,能够让彼此的成就感、力量感逐渐累积,缺失感、无助感、厌恶感等负面情绪被接纳和疗愈。但紧张、高压、专制、消极、懈怠、争吵不断的家庭氛围和人们期待的轻松、民主、温馨、有爱、积极、上进的家庭氛围仍有距离。因此,需关注青少年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支持力度、家庭经济状况等对其带来的影响,如家庭关系是否和谐,家庭成员之间是否存在肢体暴力、言语暴力、态度暴力现象,是否存在一些“强迫或命令”“指使或威胁”“控制或贬损”等沟通模式,家庭成员是否支持青少年拥有必要的兴趣培养、运动休闲的权利,是否给青少年强制施加了过度压力等。同时,也需要通过家庭来及时了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曾经或正在面临的痛苦体验、创伤经历,消极异常行为,以及是否有家族遗传病史等信息。此类信息纳入心理健康档案将有助于心理预防与干预工作有的放矢。

  其次,学校教育是预防的另一大关口。在各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很多学校都着手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营造安全有序的和谐校园氛围,加强人际交往、尊重关爱、团结合作、学业指导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师生建立良好的内心秩序,使学生从内心喜爱学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教师可定期对学生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学生生活适应、学业进展、人际交往、未来发展等情况,努力建立师生关系友好和谐、同学之间友爱互助的班集体,增强学生的班级认同感和社会支持感。同时,学校应增设系统心理课程,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心理健康维护技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增设与时俱进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课程,促进教育科学健康发展。此外,还需加强学校各部门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合作力度,全面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等相关工作,做到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协调各部门形成合力,降低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防青少年抑郁于未然,除了学校、家庭、社区、媒体、医疗卫生机构联动努力,还需要加强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家庭、学校、社区可以持续丰富青少年的娱乐休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等,让他们能够不蜗居,远离电子产品,增加社会交往,探索大千世界,不断开拓视野,做一个会生活、懂规划、能自立、善沟通、内心充实的人。

  (作者系教育部生涯发展教育课题组成员、中学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1月上旬刊

作者:李英
责任编辑:李弋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