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新黄河!如何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2-10-14 11:02:27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 袁凯

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沿黄城市群,因地制宜推进县城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传承黄河文化基因,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图虫创意-914146190862581854.jpeg

图源:图虫创意

“到2025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稳步提升,干流及主要支流生态流量得到有效保障,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污染治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生态环境风险有效控制,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格局基本形成。”8月31日,生态环境部《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正式印发,一时间,黄河生态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话题又一次来到大众视野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起源。如何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值得探索。

黄河生态的四大问题和四大优势

黄河的开发和保护在历史上给它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古者,大禹治水的故事,人们至今口耳相传;今时,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特征几乎家喻户晓,危害不容小觑。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

黄河是一条地质年轻的河流。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泥沙是黄河的问题特征和长期治理的关键,中游水土流失造成下游“地上悬河”,更在西起郑州,北抵天津,南达江淮间25万平方公里内频繁决徙改道。历史上的历朝历代也都曾为治理黄河做出探索和尝试,均未能彻底改变黄河灾害频发的局面。时至今日,水土流失已经使得黄河高出地面10米。

“泥沙是黄河的特征,也是黄河治理的关键。黄河之所以难治,黄河之所以水资源的问题比较突出,都和源源不绝的泥沙有关。生态发展,和黄河里面的泥沙持续降低、水资源的管控也有重要的关系。因为泥沙的侵蚀,泥沙的搬运,在中游、在下游的河口形成了现在河口的堆积和新的道路。”近日,在第三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峰会上,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局长连煜表示,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黄河的历史和黄河的发展。

“地质年轻和较晚发育的河流,往往因生态演替和系统发育不稳定出现生态脆弱和人居影响问题。”据连煜介绍,黄河生态方面主要有四大问题,一是黄河流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流域之一。二是保护与发展冲突和协调困难。生态本底差、水环境脆弱的状态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观。三是下游地上悬河带来的安全隐患尚未消除,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四是多年来经济粗放发展,“散乱污”企业出清缓慢,城乡污水排放量大,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同时,黄河生态发展也有四大优势,分别是土地资源和粮食生产潜力,传统能源布局和新能源发展潜力。“但更为重要的是,黄河流域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水少沙多和水沙关系不协调的河流治理问题,流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偏重和经济粗放低水平发展,对稀缺水资源过度开发和用水低效浪费,以及导致的污染与生态破坏等,成为制约黄河高水平保护和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连煜补充道。

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沿黄城市群,因地制宜推进县城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基因,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连煜认为,这些都是助力黄河生态发展,打造黄河绿色旅游名片的应有之义。

打好文旅发展“特色牌”

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是沿黄九省区的主攻方向之一。黄河千百年奔流不息,孕育出华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壶口瀑布的雄奇壮丽,还是黄河三角洲的宁美静好都吸引着中华儿女走到“母亲河”边上,听一听大自然的怒吼,看一看岁月沉积的痕迹。毫无疑问,整个黄河流域都具有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底蕴。

黄河故事 摄影宁颖 (4).jpg

追问与探寻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起源。如何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值得探索。摄影/宁颖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姚延波认为:“所谓世界级旅游地,无外乎两点,可以吸引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或者从事商务活动,有这么多的客流量,同时,提供的交通,各种各样的接待设施都能够达到世界的高水准,我们说它应该就是具备了一个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的特点,达到了这样的标准。”

对于黄河而言,最重要的“吸引物”的属性自然是满足的,功夫还得下在配套设施的完善方面。但是黄河流域的旅游、发展、开放与单个城市的旅游设计又有不同,复杂得多。

姚延波向《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解释道:“黄河流域涉及九个省区,还有很多个城市,塑造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形象,非常不容易,需要各省区围绕黄河主题进行各自的定位。同时,整个黄河流域必须是一个整体,区域合作非常重要。这些城市也需要围绕黄河主题分别给自己找到定位,找到作为‘吸引物’的旅游形象。最简单的一个划分是,究竟是弘扬自然景观、自然风采,还是从文明文化入手,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另外,从战略方面来说,姚延波表示,由于黄河跨越的省份比较多,旅游业是一项涉及面广、关联度高、辐射力强的综合性产业,所以黄河旅游要进行区域联动,整合协作。积极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精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比较优势形成产业分工,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构建具有大河流域文化特色和适应新时代特征的旅游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培育统一的区域旅游品牌,联合促销宣传,共享品牌形象,共享销售队伍和销售渠道,强调信息资源公开、透明、畅通,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壮美的自然景观都赋予了黄河流域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的禀赋。“像生态观光创意类旅游目的地,在世界上非常受推崇。科教科普类、教育运动类也是现在黄河流域有所欠缺的。另外,黄河流域非常适合去做一些度假产品。跟观光产品有非常不同的特质,度假产品把生活搬到度假地,不是走马观花,更多了生活体验的性质。”在姚延波看来,黄河流域在旅游方面还有许多板块能够挖掘,可谓是大有所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怎样才能做好生态,做到人与自然的双赢,这是包括黄河流域在内的所有生态旅游需要回答的共同问题。

“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要保护好旅游资源,严格执行符合可持续性要求的开发强度、承载标准和流量预警,同时强化旅游开发的生态补偿与恢复。秉持旅游资源的多样化开发理念,避免旅游资源的同质性开发,培育旅游经济活动在一定‘边界’范围内相互邻近或聚集,进而有益于产生旅游业内规模报酬递增。”姚延波答道。

推动世界大河间的交流互鉴

从人类文明起源到人类社会发展,河流总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类的生存与演变、贸易与迁徙、生活的种种都由大河始,与大河息息相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其他大河文明的生态、发展、开放同样对黄河流域具有借鉴意义。

“亚洲湄公河、欧洲莱茵河以及北美洲尼亚加拉河的世界大河文明生态旅游发展合作区域案例,都可以对黄河流域旅游未来发展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姚延波表示。

莱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全长1232千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西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和荷兰,最后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这与黄河跨越9个省区有相似之处。作为国际运输航道,莱茵河无论是在欧洲国家的成长历史中,还是在世界变革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姚延波介绍,莱茵河沿线的区域合作在国际上极具代表性,欧洲国家早在18世纪就开始了区域性的经济合作与联盟。对黄河而言,更具有借鉴意义的是莱茵河的生态治理。两次工业革命的热潮掀起后,莱茵河流域加速工业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剧增导致土地肆意开垦破坏河道,农药残留物进入地下河污染莱茵河。莱茵河生态一度告急。

莱茵河流域的生态治理则经历了污染处理、生态修复、长远规划三个大阶段,莱茵河流域国家制定修复方案确定技术措施,优先处理水中污染物质;沿岸工厂必须接受各国政府检测;各国协力构建水质检测站监控预警系统;农业上严格控制农业使用;利用各国法律、信贷等强有力行为约束各国工厂和企业;长远上,提出了“Rhine2020——莱茵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计划”。姚延波表示,“莱茵河流域的生态恢复和治理策略值得包括黄河流域的世界各大河流域借鉴,以保护大河生态系统。”

在法中能源协会主席张志成看来,与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更为相似的是法国罗纳河的生态治理过程。据他介绍,法国现行的流域水资源治理,是全球范围内公认的模式之一。罗纳河由“健康河流”到“河流健康”理念上的转变则很好地诠释了这种治理模式。

罗纳河跨两个国家,介于瑞士与法国之间,源于瑞士,近三分之二位于法国,最后汇入地中海。张志成表示,罗纳河历史上与黄河十分相似,也是一条非常典型的野性的河流,洪水汹涌,桀傲不逊,也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做出过重大的贡献。近几十年,罗纳河整治逐渐进入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持续发展的时代,人们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湿地。

罗纳河的治理修复,大体上分四个部分:一是保障河流连通,二是稀释富营养化水体,三是增沙,四是控制流量。“与黄河在中游上游减少对下游的泥沙堆积完全不一样的是,因为泥沙大量减少,罗纳河现在反而要将底沙再还回去,以免影响到河底整个生态环境。”提及与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差异,张志成谈道,“罗纳河的生态修复,对于黄河流域治理管理的启示,首先就是给河流留出足够的空间。这个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其次就是解决富营养化和泥沙的问题。最后则是增加河面与林带面积。”

张志成表示,世界大河生态治理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达到这种优化的生态修复效果,多种修复理念打组合拳是必不可少的策略。”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10月上旬刊

作者:袁凯
责任编辑:李煦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