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中医药!“中华药都”的振兴“良方”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3-04-13 14:08:31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建华

  依托中药资源优势,亳州通过补链、延链、强链,不断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

QQ截图20230413140700.png

摄影/宁颖

  今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明确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鼓励世卫组织会员国在其卫生保健系统和监管框架内考虑使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可能性。中医中药再次被世界肯定。

  在被誉为“中华药都”的安徽亳州,每天上午,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的交易中心人声鼎沸,来自全国各地从事药材生意的人汇集于此,进行着业务洽谈。此外,一些非药业人士也慕名来到这里,有的在导游的带领下组团参观,有的则是自行游览,中药材专业市场俨然成了旅游目的地。亳州市政府正在着力将这里打造为知名的中医药特色旅游目的地。

  2021年,亳州出口中药材及中式成药1.5万吨,价值5.1亿元;2022年上半年,中药材及中式成药出口3亿元,比2021年同期增长16.8%。

  中药材出口持续增长,海外客户越来越多,五禽戏等中医药文化海外影响力逐渐提升……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落实。有着更大目标的亳州,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开创新篇章,助力中医药焕发新光彩。

  悠悠药香,成功“出圈”

  在华夏文明的灿烂星河中,作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

  安徽省亳州市、河北省安国市、江西省樟树市、河南省禹州市这四个地方并称为“中国四大药都”,其中亳州为药都之首。这里诞生了神医华佗,拥有1800多年中药种植、加工、贸易历史的土地,早在明清时期就因其中药材种植、加工、贸易的兴盛,成为全国“四大药都”之一。

  据记载,华佗在亳州开辟了第一块药圃。此后,当地中药材种植就薪火相传、经久不衰。《中国药典》中,冠以“亳”字的道地药材,就有亳芍、亳菊、亳花粉、亳桑皮四种。

  1985年,原亳县县委县政府组织举办第一届中药材交易会,吸引了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千余名药商,10天成交额达1.5亿元。此后历经30多年发展,亳州的中医药博览会和中药材交易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如今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医药贸易、文化、学术交流的金牌展会,通过对中医药全产业链体系的打造成功“出圈”,开启“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近年来,亳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并持续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开展种质资源保护,推动品种培优,2017年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有中药的地方,就有亳州人。”40多年前,伴随改革开放的东风,亳州“十万药商”把握住了时代机遇,用勤劳和诚信“买全国、卖全国”,构建起一个以亳州为中心的中药材贸易网络。这个网络打出了“亳药”品牌,让业内流传着“在亳州没有买不到的中药材,也没有卖不掉的中药材”的美誉,同时也为亳州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打下了根基。亳州市药业行业协会副会长韩志军认为,除了中药材贸易的传统,改革开放后亳州涌现出的“十万药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走进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一排排摊位上,种类繁多的中药材令人目不暇接,不管是大众熟知的三七、当归、茯苓,还是陌生的马宝、僵蚕、北刘寄奴,每一个药名、药效都值得细细品味,令人感慨中医药的博大精深。每天上市中药材2800余种,日均人流量4万到6万人,年交易额超500亿元……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这一组数字,是亳州药商云集、药市繁荣的一个缩影。线下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亳州持续推动中药材贸易“联网”,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功能错位布局,建立完善以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为主,药通网、药博商城等为辅的现代流通体系,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贸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2021年贸易额达1091亿元。

  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

  亳州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是中原地区连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枢纽。当下,一个以亳州为中心的全国中药材贸易网络正在不断蔓延,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深入融合长三角,亳州市不断完善对外交通体系。

  “现在正在建设航站楼,总投资量已完成60%,所有的土建工程今年底完成,预计2024年底将通航,未来可直飞35个国内城市。”亳州机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解放介绍,亳州民用机场占地2340.8亩,机场工程建设规模飞行区等级指标4C,新建一条长2600米的跑道;航站区按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5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650吨的要求建设,新建航站楼共计11600平方米、站坪机位8个;配套建设通信、导航、气象、供电、供水、供油、消防救援等辅助生产设施;项目总投资约10.8亿元。

  在填补航空运输空白的同时,亳州市也在积极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络,不断搭建与周边高速公路连接的快速通道。

  亳州至蒙城高速公路谯城(立德)至涡阳(标里)段是亳蒙高速的一期工程,起点位于亳州市谯城区立德镇李村北侧,设枢纽互通接济广(亳阜)高速,自西向东,沿在建亳州机场北侧约700米处布线,接亳蒙高速二期工程,全长13.02千米,路线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20千米/时。2021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12月建成,具备通车条件。

  立体交通枢纽网的建设将极大缩短亳州与外地的时空距离,形成人才流动、产业转移、物流快捷等优势,既可以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又可以加快推进现代中药产业集聚,促进旅游、中医药等产业快速发展。

  上世纪90年代起,顺应中医药发展趋势,在贸易联通全国的基础上,亳州不少药商转型从事中药饮片的现代化加工。经过多年发展,亳州目前已拥有中药饮片加工企业200多家,是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加工产业集群。

  中药饮片作为我国中药产业三大支柱之一,上承中药材,下接中成药,相关企业大规模集聚,为亳州中医药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作为一家上海企业,2018年我们转战亳州,看中的就是亳州的中药材资源优势,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的战略机遇,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宝龙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潘亦斌说。

  依托中药资源优势,亳州通过补链、延链、强链,不断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

  北京同仁堂、和记黄埔、白云山制药、江中制药、天津医药……近年来,亳州吸引了全国药业100强中一半以上的企业来亳投资,已初步形成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中药颗粒剂生产、中药流通、中药科研和中药文化传播等全产业链体系。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中医药发展离不开创新,如何在传承精华的基础上,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将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亳州的回答是“守正创新”,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

  2015年9月,谯城经开区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被安徽省政府纳入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当前,亳州市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抓好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建立完备的现代中药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中华药都。

  “一个制药企业的价值不是看厂房有多大、多漂亮,而是看研发的新药有多少。创新,才能让中药产业迸发活力。”九方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宫彤林表示,企业目前拥有两个国家中药二类新药、两个三类新药、两个四类新药,发展后劲非常足。

  亳州市中药饮片加工集聚发展,已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全市现有饮片加工企业137家,生产的饮片品种囊括普通饮片、毒性饮片、精加工精包装饮片、小包装饮片、直接口服饮片等各种类型,涌现了同仁堂(亳州)、协和成、沪谯等一批骨干饮片企业。

  亳州市将进一步加快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做大做强医疗、制药、养生、养老四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大健康产业,办好“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现代中医药及健康产业亳州专板”,大力推进产业创新升级。

  近年来,亳州市搭建多层次科技研发平台,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中医药研发经费投入快速增长,累计获批中药类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9个,现有涉药类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8家、高新技术企业85家。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和中药材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也落户亳州。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既为亳州中医药发展注入无限活力,也为亳州打开了更大的发展空间。2017年,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成为安徽省赋予亳州市新的历史使命,2020年、2021年、2022年,相关内容连续三年写入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初,《世界中医药之都(安徽亳州)建设发展规划(2020—2030年)》获批,提出到2030年,力争实现中医药产业总体规模突破3500亿元,亳州市“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初具成效。

  2022年4月,安徽省相继印发《安徽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关于印发推动亳州现代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为亳州中医药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在“千家药企、十万药商、百万药农、千亿市场”的产业态势下,亳州的人才培养与成熟的硬件设施则显得格格不入,中医药教育发展滞后、中医药人才短缺一直是亳州现代中医药产业转型的“痛点”。2020年,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校区建设启动,拟增设中药系、中医系、护理与康复系、公共卫生管理系,开设12个中医药类专业。

  据统计,亳州市中医药产业规模1664.1亿元,其中,中药材种植业产值42.6亿元,医药工业产值356.5亿元,中医药流通贸易额1265亿元。

  在过去的三年,中医中药屡次显现其优越性,《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指出,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且临床疗效判定指标显示对轻型和普通型病例尤其有效,有利于降低轻型或普通型病例转为重症的风险。

  世卫组织对中医中药的肯定,将再次迎来中医中药发展的春天,“中华药都”也将走向世界。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4月上旬刊


作者:刘建华
责任编辑:刘淞菱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