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民宿现涨价毁约潮 人民网:五一民宿涨价毁约吃相难看
五一小长假将至,一些民宿出幺蛾子了。据报道,最近,民宿毁约现象频出,理由千奇百怪。人民网对此发表热评。
五一民宿现涨价毁约潮
据媒体报道,随着五一临近,有关旅游预订的投诉日渐增多。一位网友称:在某民宿提前预订了五一的民宿,随后就接到平台连环电话,说是五一民宿接待不了让我自行退款,在联系了民宿管家后,对方称自己已辞职,房东破产不干了。类似情形并非孤例,大量网友表示有相同遭遇。
截图来源:@星视频
不只是住宿行业
机票、租车也在涨价
据澎湃新闻报道,截至当前,住宿行业的火爆程度远超预期,“五一黄金周”境内酒店市场搜索热度已达2022年五一同期的9倍以上,相较2019年五一同期也增长近200%。
同时,有网友反映多地酒店民宿涨价。记者通过多家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尽管距离五一还有较长时间,但北京天安门、南锣鼓巷,上海外滩、迪士尼度假区,成都春熙路、太古里、长沙五一广场等热门商圈附近很多酒店显示已满房,而且价格普遍有所上涨。
不只是住宿行业,旅客出游热情也带动机票价格增长,在去哪儿平台上,截至日前机票平均支付价格较2019年增长五成,酒店平均支付价格同比2019年增长三成。
据海峡都市报,据携程发布的数据,从国内自驾游情况来看,截至4月6日,平台五一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超八成,兰州、大连、汕头等地的租车订单较2021年同期均增长超200%。
4月17日,记者随机走访了福州的汽车租赁公司。位于晋安区福马路的万卡租车负责人施先生告诉记者,“以基础车为例,按不同车型,淡季的单日租赁价格在100元至200元之间,去年‘五一’的价格大概上涨到300元左右,今年则超过500元。”施先生说,福州4月的租车市场整体走高,预计临近假期前,价格还将持续上浮。施先生介绍,省内租车目的地多为平潭、厦门等热门旅游地,租车时长多为3日至5日。
数据显示,今年五一的机票、酒店、跟团游等预订量均已超过2019年同期,成为五年来“最火”的五一。
遇到毁约怎么办?律师来支招
“五一”假期将至,旅游消费需求与日俱增。不少地方被爆出涨价十倍的“天价”民宿,“价格刺客””。
价格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本来无可厚非。但已经成交的订单,怎可任意毁约?涉及到卖方、平台的多方交易,买家该向谁追责,怎么追责?我们咨询了律师。
浙江浙联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朱觉明律师认为:
“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因此民宿酒店等不得擅自变更酒店价格甚至虚构价格,更不能擅自解除和消费者的约定如订房合同,民宿酒店“无良”毁约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有权要求民宿酒店继续履行原来的订房订单维持原价,如果因为民宿酒店擅自解约导致消费者另行订房产生损失的,该民宿酒店除了应当退还已付款外,还应当支付消费者另行订房导致的差价损失。
如果民宿酒店虚构解约理由、虚构价格等以谋求差价不当利益的,该民宿酒店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该民宿酒店还应当另行赔偿消费者三倍的损失。
另外,根据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应当设立消费者权益保障金,因此平台内的酒店等经营者对消费者提出的合理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应当先行赔付,消费者也可据此要求平台先行支付,平台不得拒绝。
此外,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保护组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和查处。处罚机关应当将对经营者的处罚决定等信息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人民网:五一民宿涨价毁约吃相难看
五一小长假将至,一些民宿出幺蛾子了。据报道,最近,民宿毁约现象频出,理由千奇百怪。比如,杭州的邓女士此前通过平台预订了一家成都的民宿,3晚价格345元,而今接到民宿电话称在装修,让她退订。邓女士发现该民宿在其他平台上出售同日期的同款房源,房价涨至500多元一晚。
为了达到毁约目的,这些民宿“蛮拼的”,简直无所不用其极。比如,有说装修的,有说换老板的,有说拆迁的,还有不惜咒自家民宿倒闭了的,反正就是不说一句实话。而目的只有一个,让消费者主动取消订单。
游客预订民宿,图的是玩得安心,孰料还没出去玩,先被无良民宿玩了一把,岂不糟心?变着法子让游客退订,无良民宿打的一手好算盘,这吃相太难看。
那些民宿为何顶着骂名,冒天下之大不韪,穷尽一切方法也要毁约?原因很简单,综合各方信息,今年五一小长假要比想象中火爆,他们觉得此前住宿定价低了,要赚大钱,要坐地起价,要赚个盆满钵溢,为此便要千方百计的让此前预订成功的消费者取消订单,为他们腾出房间,然后卖个好价钱。
问题是,消费者已和民宿建立了契约关系,受法律保护,涉事民宿岂能想取消就取消?岂能为了逼消费者就范就耍阴招?
有个细节,值得一提。一名被毁约的消费者坦言:“平台对我订的旅店做了处罚,1.5倍罚金还有降低流量处理,但比起五一的盈利,商家肯定还是愿意接受处罚的,况且没了这个平台,还有其他平台。”这个信息很值得咂摸。“平台罚金赶不上涨价收益”,这折射出某些环节一定出了问题。
如果一些民宿不怕罚,宁愿选择被罚也要毁约,只能说明平台罚得不够狠。如果平台对那些“惯犯”民宿,既罚款,还要拉入黑名单,乃至对其永久下线,它们还敢乱来吗?
民宿现毁约潮,已成为这个小长假前备受诟病的乱象之一,也提醒监管部门需依法依规介入,及时、有力处理,不能容忍这种乱象愈演愈烈,不能无视消费者权益屡屡被侵犯。
面对消费者的合理合法举报,相关部门应积极响应。特别是那些无良民宿所在地的监管部门,更要主动作为,严格遏制这种乱象出现。一个简单的道理是,此类民宿为了眼前利益,伤害了消费者,也败坏了城市形象,如果不迅速止损,难免影响当地美誉度,于旅游经济不利。
事实上,一些民宿的相关做法,构成了欺诈,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对这类民宿,应先抓几个典型,依法严惩,以儆效尤。否则,由此带来的纠纷越来越多,势必影响假日质量,损害法律尊严。
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些民宿此前受疫情裹挟,损失较大,指望着五一“收割”一波,值得理解。受困于疫情而经营惨淡,这是事实。但是,不能宰客,不能干违规的事,更不能无视法律约束而乱来。为了把损失的钱捞回来,就搞歪门邪道,采取不正当、不合法的手段,势必背负法律风险,也会吓跑游客。
事实一再证明,缺乏契约精神,迟早凉凉。吃相太难看,后果必然难堪;善待游客,才有真正“钱途”。于此而言,民宿别再玩“回旋镖”的游戏,否则,最终受伤的必是自己。
(中国小康网综合人民网、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浙江新闻、东北新闻网)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